近日,“減負”成了基層干部朋友圈中爭相討論的“高頻詞”。口前鎮為此深度思考多點發力做好基層減負工作。好政策要落實好,“對癥下藥”是關鍵。基層減負,貴在源頭治理,為“下”減負還需對“上”用藥。
要對上級部門的“疲軟癥”用藥,減掉那些“甩鍋子”“擺架子”卻“沒肩膀”的領導干部。有些領導干部缺乏擔當意識和本領,將責任層層下壓,讓基層苦不堪言。為基層減負,剎住這股“往下甩責”等歪風,必須提升考核評價工作的科學性,應摒棄用數字論英雄的單一評價標準,轉而注意實績實效和群眾滿意度。通過多元化、差異化的考核方式,引導基層將工作重心放在解決實際問題和服務人民群眾上,而非疲于應對各類報表和匯報上。
要對上級部門的“話癆癥”用藥,減掉那些只能“見長度”“見重復”卻“沒實質”的會議講話。堅持不開那些不解決問題的會、不發不解決問題的文件,讓更多的基層干部把時間從開會中騰出來,用在走“百家門”、知“百家情”上;讓更多的基層干部把心力從寫材料上騰出來,用到為大局發展想方案、出點子上;通過文風會風的改善,提升工作部署推進的效率,同時加強信息化建設,利用大數據等現代技術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要對上級部門的“官僚癥”用藥,減掉那些為了“找感覺”“找事做”卻“沒內容”的檢查督導。上級部門要加強檢查督導的總量控制和計劃管理,可以通過月報、網站、公眾號了解的工作就不要安排督導,既發揮好督導檢查在推動落實上的重要作用,又使基層干部能夠把精力用到為人民服務的“刀刃”上。同時,鼓勵基層工作人員積極反饋減負過程中的問題和建議,確保減負工作取得實效。
(吉林市永吉縣口前鎮站前社區基層治理專干 石雨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