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都杏花村位于山西省汾陽市15公里處,夏汾高速公路東側,距省會太原市90公里,東鄰平遙古城,南靠介休綿山。南方。千百年來,杏花村以盛產汾酒、竹葉青酒而聞名中外。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范,香氣清新淡雅。具有入口柔和、余味甘甜、飲后余香綿長的獨特風格。杏花村是中國葡萄酒的發源地,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文化底蘊深厚。 2004年被評為首批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酒文化學術研究基地。汾酒傳統釀造技藝于2006年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汾酒博物館
汾酒博物館位于木桐南路北側。 1993年10月正式開館,2004年首次擴建,2007年進行第二次大規模擴建。新落成的汾酒博物館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展覽面積2000平方米。 4000多平方米。建筑風格仿明清木架結構,總投資4500萬元。博物館內的陳列貫穿了汾酒四千多年釀酒歷史、汾酒發展的歷史變遷以及汾酒文化、晉商文化、黃河文化的傳承。以“傳承國寶,恒久留香”為宗旨,通過實物、模型、字畫、電子等方式展示汾酒“千年歷史、千年業績、千年文化、千年貢獻”。動畫片。博物館以汾酒的發展歷史為線索,分為九個展廳:千秋美酒、山西商酒韻、竹葉翠綠、異香、杏林墨園、酒城瑞爵、天宮妙手、酒海音樂、色彩繽紛的展廳。展示了汾酒在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輝煌、汾酒工廠的發展歷史、歷代文人墨客參觀杏花村后留下的贊歌,以及汾酒傳統釀造工藝的全過程。在這里,您還可以品嘗手工原漿酒和汾酒集團生產的四種酒——汾酒、竹葉青、白玉汾酒和玫瑰汾酒。
館內藏品主要有歷代汾酒史料、實物、書籍、酒具等。館內藏有夏商至民國時期的酒具1000余件。近代文人有啟功、黃胄、范曾等都盛贊汾酒。書畫作品46件,書畫院藏書畫作品3000余件。每個展廳根據內容分為若干單元。展區起始處設有序言展板,每個單元都有序言展板,簡要介紹該部分的展示內容。九個展區既獨立又相互映襯;它們高度濃縮了汾酒文化輝煌的歷史足跡,是中國第一文化酒最權威的解讀和佐證,展示了一條高品質、高定位、高水平的汾酒文化歷史長廊。她的開業,必將使汾酒文化更加閃耀。是公司旅游文化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和發展,也是做大做強公司旅游文化產業的新起點。
杏花村汾酒作坊
杏花村汾酒作坊位于汾陽市杏花村鎮東寶村陸家街西端。現存古井為元代遺物,建筑為清代遺物。車間原由南北兩組相對的院落組成,總面積約11200平方米。南庭院群統稱為“興化文物名園”。東西長100米,南北寬40米,面積4000平方米。北院群由五個并列的院落組成,東西長120米,南北寬60米,面積7200平方米。從東到西分別是“杏花村”四合院(以額家族命名)、“金玉公司釀酒廠”庭院(以額家族命名)、“勤儉”庭院(以額家族命名) )、“碩方院”和“寶泉”醫院。現在,除“周房院”、“寶泉院”外,其他院落建筑全部毀壞,僅存院墻和大門。 “碩方院”布局完整,保存有反座、正房、上下院東西廂房等清末建筑6座。建筑結構穩定,保存完好。 “寶泉”院內僅存古井亭一座,亭內有古井一口。相傳杏花村汾酒作坊是北宋時期汾酒名店“甘露堂”的舊址。據《汾陽縣志》記載,清光緒元年(1875年),汾陽縣王姓先生在“甘露堂”舊址上投資興辦“寶泉驛”酒廠; 1915年改稱“一泉涌”; 1919年金玉汾酒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這里成為金玉公司酒廠。 1951年因酒莊搬遷而閑置。 2006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復古生產線
2006年,汾酒釀造工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有效保護和有效傳承汾酒傳統釀造工藝,這項技術千百年來通過心對心、師徒傳授口耳相傳。它具有很強的代代相傳的傳承特征,所以我們在新館東院仿造明清時期建造了一座汾酒老作坊。所有生產工藝和工具都恢復到明清時期的手工操作。在這里,游客不僅可以體驗傳統汾酒生產的全過程,還可以品嘗到新鮮流動的純手工汾酒。
陳釀酒窖
蒸餾酒的品質和風格與酒的儲存條件密切相關。葡萄酒儲存容器、儲存時間、溫度、氣候等因素的變化都會影響葡萄酒的品質。剛蒸出來的酒,口感粗糙辛辣。酒在陶瓷桶中儲存后,可以變得芳香優雅、口感柔和,而且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有害物質。這個過程稱為葡萄酒的陳釀過程。汾酒集團共有酒類倉儲倉庫11個。大型儲酒罐是來自江蘇宜興的陶瓷罐,儲酒量可達4萬噸左右。 2004年,具有50年歷史的國酒汾酒被國家博物館收藏,成為中國白酒行業唯一被國家收藏的白酒。
工廠景觀
汾酒工業園占地20萬平方米,約300畝,種植花木40余種。公司綠化總面積可達55萬平方米。工業園按照生態原則設計建造,噴泉、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十幾組酒文化雕塑點綴其間。醉仙湖使用的水是達標排放的廢水和部分再生水,可用于養魚、放養鵝鴨。養魚的水再用來澆花草,將環境文化與企業文化融為一體。不僅提高了資源的綜合利用率,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也為游客提供了休閑放松的好去處。
中國汾酒城
中國汾酒城旨在做強做大汾酒,重振汾酒輝煌。是我省轉型發展重點項目,總投資139億元。中國汾酒城是以10萬噸白酒生產為核心的葡萄酒產業保護中心。經濟區發展瞄準白酒生產、白酒倉儲、白酒營銷、白酒文化傳播、白酒旅游、飼料加工、生豬養殖、肉類加工和釀酒高粱基地建設等功能定位。 2010年6月10日,省委書記袁純清來汾陽調研,充分肯定了中國汾酒城市建設的宏偉規劃; 11月3日,袁純清書記親自率全省重點項目觀摩組來此觀摩。
中國汾酒城的外墻雄偉,但內部卻是空心的,有三四層樓那么高,是用來儲存酒的倉庫。城墻上方是環城游覽通道,可并行容納兩輛旅游巴士。中國汾酒城市公園內的所有建筑風格均為外古式、內現代。外觀主要仿宋、元、明、清時期的建筑風格,進一步展示了汾酒的歷史意義和汾陽深厚的文化底蘊。
中國汾酒城全景長7公里,半徑約15平方公里。整個工程分為城內兩大片區和城外六大建設區。該城由五部分組成:一是年產10萬噸酒的糧倉、制曲、釀造、儲存、勾兌、包裝一站式生產線;二是世界酒類博覽中心、交易中心等營銷場館;三、倉儲 擁有5萬噸成品酒的通架倉庫一座;四是電力分廠和污水處理廠;五是城墻式三層儲酒洞,可儲藏原酒15萬噸。城外相關板塊有五個:一是汾酒集團6萬噸保健酒項目;二是汾酒千年老作坊旅游區;三是酒商總部基地和汾酒文化街;四是白酒行業產品回收利用。包括10萬畝優質釀造高粱基地、酒糟飼料、沼氣發電等項目。五是酒類相關產業,包括陶瓷瓶、玻璃瓶、彩印、包裝、火車站物流等項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