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切實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中重要一環。強調必須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建設生態文明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因此,要堅持開發與保護齊頭并進,打好藍天碧水保衛戰,建設美麗富強中國。
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核心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成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生態環境保護,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發展思想,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扎實抓好落實,為推動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關鍵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鄉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生態文明建設,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關鍵一環,生態宜居、生態振興決定著鄉村發展和民族復興的關鍵成效,也影響著鄉村生活環境的宜居程度,更反映了鄉親們生活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鄉親們的錢袋子,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不斷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學習運用“千萬工程”,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全力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百姓安居樂業的根本保證。
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支撐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聚焦環境發展重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生產生活方式轉型升級,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工廠,加快實現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發展。聚焦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大力發展前沿性、顛覆性技術,圍繞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將科技創新賦能到生態文明保護建設中,運用云計算、AI等信息技術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防護治理,打好科技賦能綠色轉型這一副牌。要圍繞調整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等重點,培育壯大綠色環保產業,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特別是抓好新能源汽車、航天航空等領域的創新突破,讓科技服務民生,為保護生態環境注入強勁動力,助推美麗強國建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