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我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親如一家、勠力同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階段,更加需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國家的向心力,凝聚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必然。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一部中國歷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自在”的形式在歷史上長期存在,又在近代以來完成救亡與發展的歷史課題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轉向“自覺”與“自為”,并日益發展為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對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形成的多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的傳承與賡續,是遵從歷史規律的必然選擇。
我們要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多措并舉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宣傳活動,全面營造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濃厚氛圍。
打造線上平臺,營造氛圍著重“廣”。充分利用公眾號、微信群等新媒體平臺,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宣傳方式,實時推送或轉發民族團結進步活動相關信息,向各族群眾廣泛宣傳黨的民族理論、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規及黨的惠民政策,進一步提高各族群眾的民族政策理論素養,激發他們參與宣傳活動的主動性、自覺性。
線下擴大宣傳,營造氛圍突出“深”。精心制作宣傳展板和條幅,在學校、商場、集市、醫院等人員密集區域進行展示,并在顯著位置宣傳民族團結的相關內容。通過發放宣傳頁、宣傳手冊以及現場講解等多種方式開展民族政策知識宣傳,有效提升各族群眾對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的認知度和參與度。
開展專題黨課,營造氛圍力求“實”。結合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黨課。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觀看民族團結進步系列專題片,引導廣大群黨員群眾全面認識黨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規,推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真正落到實處,為民族團結不斷凝聚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