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復活節島是南太平洋上的一座島嶼,當地語言稱為拉帕努伊,位于智利以西3000公里處。復活節島是世界上最偏僻的島嶼之一,距離最近有人居住的皮特凱恩群島有2000多公里。該島形狀近似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組成。它是智利在南太平洋的兩個領土,與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一起。復活節島以其數百座神秘的巨型石像而聞名。
它是東太平洋智利的一個島嶼,是波利尼西亞群島中最東端的島嶼,以其巨大的石像而聞名于世。該島孤懸在海中,西距皮特康島 1,900 公里(1,200 英里),東距智利西海岸 3,540 公里(2,200 英里)。該島長 23 公里(14 英里),寬 11 公里(7 英里)。它呈三角形,面積163平方公里(63平方英里)。其最高點特雷瓦卡山海拔 600 米(1,969 英尺)。
該島最早的居民稱其為 Rapa Nui 或 Te Pito te Henua(“世界之臍”)。第一批登陸該島的歐洲人是荷蘭人。他們把這個島命名為“”(意為“復活節島”)以紀念他們到達的那一天。島上居民混雜,以波利尼西亞人種為主,幾乎全部居住在關西海岸的安加羅阿村,人口為3,304人(2002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