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
參考消息網3月30日報道 韓國媒體表示,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后,韓國經濟之所以能夠渡過一系列惡劣環境,主要得益于三大品牌的力量。首先是正在擴大全球市場份額的智能手機“”和汽車品牌“”。第三大品牌是“中國游客”。
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3月29日報道,中國游客為近乎貧血的韓國國內服務業注入了新鮮血液。然而,在這樣的“中國旅游業”中,最近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本月初,A旅游公司接待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當地一家旅行社的20名團體游客。他們來韓國進行了從首爾到濟州島的為期五天四晚的團體旅游。價格是900元,折合韓元才16.2萬韓元。這個價格甚至遠遠低于哈爾濱至首爾的往返機票價格。讓人懷疑自己的眼睛,但這卻是活生生的現實。
秘密就在于所謂的“人頭稅”。按照正常邏輯,A旅行社應向哈爾濱當地旅行社收取部分住宿、餐飲、交通等國內旅游費用。然而事實恰恰相反。 A旅行社向中方支付每位游客300元(約合5.4元)。介紹費相當于花錢買中國游客。這樣一來,自然就會出現所謂旅游傾銷等一系列問題。
“傾銷生態系統”
中國旅行社是甲方,只需從眾多競爭中國游客的韓國旅行社中選擇一家愿意支付較高人頭稅的公司來推薦游客即可獲利。從你到達機場的那一刻起,所有費用都由A旅行社承擔,所以你必須想盡辦法省錢。
免稅店支付的銷售費用僅為7%左右,因此游客必須帶到與旅行社簽訂特殊購物合同的普通商家。
導游們也在激烈爭奪“優質顧客(可能進行高價值購買的游客)”,有的甚至花錢購買游客。接手該哈爾濱旅游團的導游P向A旅行社支付了每位游客100元的費用,共計2000元(約36萬韓元)。他還必須想盡辦法收回這筆“投資”。
“令人心寒的旅行”
這個生態系統的最大受害者是韓國的國家形象。中國游客也承認,既然是通過低價旅游團來韓國旅游,要求購買一些商品并沒有什么錯。但問題出在購買的商品種類上。游客普遍期待在韓國購買雪花秀、福庫電飯鍋等名牌產品,但導游帶去的商場都是他們從未聽說過的不知名品牌商家。一方面因為不購物而被導游羞辱,另一方面只能在商店里買“那種產品”。韓國產品的形象一落千丈。因此,“韓流旅行”正逐漸變成“寒心旅行”。
當事情演變成這樣的情況時,一直袖手旁觀的文化體育旅游部終于急忙出手,上周出臺了《旅游傾銷對策》,宣布將杜絕此類違法行為。
問題是,在日元貶值、低價競爭等因素影響下,日本旅游產品價格大幅下跌。韓國要想與日本旅游產品競爭,就必須進一步降低旅游產品價格。韓國旅游發展局上海分局局長韓華俊表示,“禁止傾銷將導致失去部分游客的困境??”。 “但為了糾正市場秩序,這次我們必須大力禁止傾銷,整頓市場。”
《數字病》
然而,政府只關注“數字”。無論滿意度高低,增加入境游客數量都是政府的首要目標。去年赴韓外國游客約1323萬人次,其中中國游客598萬人次(45.2%)。
業內相關人士普遍表示,政府應盡快擺脫“數字病”的束縛。過分強調數字目標可能會導致反傾銷措施再次落空。此外,韓國能否容納800萬中國游客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韓國觀光協會中央委員會副會長崔魯石表示,“曾經的韓國文化中心明洞,現在正逐漸成為廉價市場,出售年糕和化妝品的商店都在招攬顧客。” “明洞的商人普遍認為中國游客只是游客。”留下大量垃圾的客人。”
中國游客是支撐韓國經濟的重要品牌,也是連接韓中消費市場的橋梁。 “人頭稅生態圈”仍在不斷拉低“韓流”品牌形象,讓“韓流”逐漸成為“令人不寒而栗”的商品。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2016全國旅游峰會系列銳旅行
尋找旅游新聲音,回顧旅游行業領軍力量
時間:2016年4月16-17日
地點:蘇州
參加費用:
原價:2333元
4月1日前注冊:2016元
世界屬于老兵,也屬于新銳人,但歸根結底是屬于新銳人的。由旅游傳媒、榜中邦傳媒主辦的2016全國旅游峰會系列活動,旨在匯聚中國旅游行業新生力量,打造前沿展示和未來預演的平臺;讓新生力量發出自己的聲音,為旅游業的未來描繪出美好的圖畫。
報名方式:
電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