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2年底防疫政策的重大轉變,我們正式進入后疫情時代,離疫情前的狀態越來越近。 2月3日,內地與香港有關部門發布通知稱,2月6日零時起,全面恢復內地與香港、澳門人員往來。出入境無需預約,通關人數不受限制。可以預見,未來不少人會開始自助游港澳,出境購物將成為其中的重要項目。
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由于其特別行政區的地位,保持著獨特的法律和社會經濟制度。游客在出國購物并返回內地過海關時可能會被征稅。而且考慮到內地、香港、澳門分屬于不同的市場區域,我們在國外購物時需要避開的地方有很多。
游客享受入境免稅,但不免稅
為方便出境游客,海關規定了5000元的免稅額度。簡單來說,您在境外購買的價值5000元以下的商品,入境時是免稅的。這5000元是指單人單次入境的限額,必須由海關確定,遵守“自用、合理數量”的原則。如果貨物在短時間內多次來回攜帶,海關很可能會取消免稅資格。這個規定自然是為了防止“水貨”。
另外,這個免稅限額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提高,即如果你在指定口岸免稅店購物,相應的限額可以提高到8000元。這些口岸一般都在大型口岸,如廣州白云機場、深圳福田等。
關于免稅,還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超過5000元的部分要征稅,但前提是貨物可以分割。例如,游客攜帶一件價值5000元的產品和一件價值3000元的產品,那么只對3000元的部分征稅。如果游客攜帶價值8000元的商品入境,稅收將從3000元變為8000元。
其次,根據海關總署的政策,新增的20種非免稅商品,即使價值低于5000元、8000元,也不屬于免稅范圍。這些產品類別包括電視機、照相機、錄像機、音響設備、空調、冰箱、洗衣機、照相機、復印機、微型計算機及外圍設備、電話等。不難看出,這些產品中有不少是電子產品。我們更常用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實際上都在這個列表中。
(圖片來源12360公眾號)
早些年,港澳版比國行版便宜,發布也更早,成為內地果迷嘗鮮的首選。事實上,如果我們嚴格遵守海關政策,這些條目將會被征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物品完稅價格表》,應屬于“觸摸屏手持移動電話”范疇,執行稅率為10%。
(圖片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物品完稅價格表》截圖)
但具體完稅價格“另行確定”。這并不難理解。現在手機的價格區間太寬,甚至該品類不同型號的價格相差很大。從網友分享的經驗來看,海關部門將會針對不同型號的手機有更詳細的完稅價格表。對于蘋果這樣的大眾品牌來說,這方面會更加細致。
因此,游客在境外購物固然可以享受免稅政策,但基本無法享受到電子產品。因此,如果想借助港澳旅游購買低價的電子設備,還是要考慮這方面的成本。
國外購買電子產品時要小心,避免陷入陷阱
如果看到這里之后,你仍然有出國購買電子設備的想法,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某產品在香港、澳門有銷售,但在大陸沒有銷售或者版本不同,如游戲卡帶、Apple TV 盒子等;即使加上關稅,港澳版的價格仍然比國行版便宜。
需要注意的是,內地、香港、澳門分屬于不同的區域市場,同一品牌很可能在不同區域實行不同的銷售和售后政策。例如,iPad是按照三包政策在內地的電腦產品,其主要部件可以享受兩年的保修期,但在中國香港,它只有一年的保修期。大陸蘋果專賣店會對非國行版產品提供保修服務,但很多時候會要求提供更多的支持信息。例如港版產品需要提供購物憑證、出入境記錄,并會驗證產品激活時間。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如果產品出現問題,那么去港澳地區尋求售后服務,無論從時間成本還是經濟成本上來說,往往都是得不償失的。因此,在國外購買電子產品時,還是要考慮售后風險,盡量選擇支持大陸聯保的品牌和產品,并盡量保留購物憑證、通關小票(電子港澳通行證簽注信息可能是覆蓋)等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使用的插頭標準是英國標準,與大陸不通用。這就導致我們在購買港澳電子產品時,往往需要額外使用轉換器或者大陸版電源插頭。然而,成本相對較低。
(圖片來源蘋果香港官網)
另外,和內地一樣,在港澳地區購買電子產品時,建議盡量選擇品牌直營店或知名經銷商。對于蘋果公司來說,其在中國香港有6家Apple Store,在中國澳門有2家,基本可以滿足當地居民和外國游客的購物需求。當地知名的大型商場通常比較靠譜,比如百老匯、豐澤電器、威尼斯人等。
我們之前說過,電子產品基本不納入免稅額度,但具體產品的稅率還是存在較大差異。例如,一款便攜式游戲機的完稅價格為1000元,遠低于Steam Deck、Steam Deck等常見掌上游戲機的實際價格。在10%的稅率下,只需要征收100元的稅,這已經算是非常低的成本了。
浴室小電器,稅率為20%,完稅價格按實際情況確定。這種情況下,最好提供購物小票等憑證,避免被征收與商品實際價格不符的稅款。
手機卡和支付工具最好提前準備好。
內地四大運營商的手機卡進入香港、澳門時均為漫游模式,數據、語音、短信均需額外收費。以小雷正在使用的聯通手機卡為例。默認情況下,在中國香港時,流量費為5元/5MB,每日上限為25元。如果當天流量超過500MB,則限速為48KB/s。市內通話資費為0.96元/分鐘。如果訂特價流量套餐,500MB 20元。超過限額后,系統將自動續訂。
(圖片來源中國聯通手機APP截圖)
說實話,這個價格無論是與內地資費還是本地運營商手機套餐相比,都可以說是相當昂貴。從性價比角度來說,去港澳地區旅游,最好額外購買一張本地數據卡。現在,您可以在飛豬等平臺購買海外數據卡,并且可以靈活選擇使用天數和流量。例如,價格10元左右的一日手機卡可以在香港、澳門使用。其中包括 2GB 無限流量。超過2GB后,速度會降低。
另外,一些手機廠商已經在手機中集成了海外漫游功能,如華為天極通、小米漫游等,可以直接申請海外數據套餐,無需額外購買卡(但會占用SIM卡槽信號) 。其技術原理和eSIM類似。其優點是使用比較方便,不需要購買額外的卡,而且費用比四大運營商低。當然,價格還是比當地交通卡高一些。
(圖片來源華為官網)
內地用戶基本習慣移動支付。香港和澳門的情況略有不同。但當地大型商場和知名商店基本支持微信支付寶和銀聯支付。支付時,款項將按照實時匯率直接以人民幣換算扣除。我想港鐵也支持大陸版支付寶登機了。當然,這里的支付工具普及程度還是不如內地,所以提前準備一些現金還是有必要的。內地銀行的匯率比較合理,可以優先考慮。當地人使用的移動支付工具往往以當地信用卡為主。如果我們打開并使用的話,門檻會比較高。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得益于自由港的市場地位,港澳電子產品品種繁多、價格相對低廉,對內地用戶有很大吸引力。以手機為例。港版手機曾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細分市場。但近年來,情況已大不相同。國產品牌迅速發展崛起,國產手機廠商擊敗了蘋果以外的海外品牌。我們專門購買港版手機的動力已經大大減弱。相反,越來越多的港澳同胞購買國行版產品。
不過,香港、澳門在一些產品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優勢,包括電子設備。很多人出國旅游,帶一些稀有的產品回來是很自然的事。這篇文章結合小雷自己的經歷,應該可以給一些準備去港澳旅游的朋友一些幫助。如果你對這個話題有更多的見解或者想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