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旅游平臺去哪兒網近日發布的《2023年端午節旅游預測報告》顯示,從截至6月4日的平臺搜索量和提前預訂量來看,我國旅游市場預計將延續“五一”期間的勢頭。今年端午節放假。
報告指出,18歲至35歲的年輕游客將成為今年端午假期的主力軍,且比例大幅上升。其中,高鐵2小時內到達的目的地受到游客青睞,成為出行首選;此外,在大城市和傳統旅游城市之外,年輕人紛紛涌向消費適中、食物豐富的“吃”城市,尋找下一個“淄博”。
鐵路拓展周邊出行線路 部分線路票價低于高鐵
受端午假期天數限制,短途游、周邊游成為人們假日出行的首選。借助快捷便利的高鐵網絡和實惠的機票,人們的“就近出行”邊界逐漸拓寬。
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秦女士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6月初,他就已經開始規劃端午假期的行程,瞄準了北京周邊的知名景點,比如山西大同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云岡石窟。
“時間是旅行計劃的關鍵因素。”秦認為,“今年端午節我們放了三天假。選擇附近可以快速到達的旅游目的地,既可以避免在路上浪費寶貴的假期時間,又可以充分體驗旅行。 “有趣。”同時,他提到,高鐵的效率和便利大大拓展了他的選擇范圍,如今的“2小時出行圈”可以覆蓋更多目的地。
去哪兒數據顯示,從北京、上海等多個大城市出發,“2小時出行圈”可輕松覆蓋附近多個城市。以北京為例,僅需1小時即可到達京津冀地區多個城市;再行1小時即可到達遼寧朝陽、山西大同、陽泉,以及山東德州、濟南。相比之下,從上海、杭州出發的旅游圈包括江蘇的南京、南通、鹽城和安徽的宣城、滁州、馬鞍山等。
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肖鵬對這一現象進行了解釋。他指出,五一假期期間,火車票銷售相當旺盛,而機票銷售的快速增長大多發生在火車票供應不足、旅客票售空之后。由于火車票將于6月8日端午節假期首日開始銷售,根據往年的經驗,未來幾年火車票銷量有望實現快速增長。
正如肖鵬預測的那樣,航空業的降價浪潮正在洶涌而來。近期,多家航空公司宣布下調國內航線客運燃油附加費,機票價格進一步下降。據介紹,此次下調后,800公里以下和800公里以上航段的燃油附加費分別降低了10元和30元。事實上,這是2023年以來第三輪燃油附加費降價,較年初降幅過半。
1995年以后出生的湖北武漢背包客小竇,端午假期選擇了浙江溫州雁蕩山風景區作為旅行目的地。 6月4日消息,6月22日武漢飛往溫州的機票價格僅為315元。小竇說:“燃油成本下降了,部分線路的價格比乘坐高鐵更劃算,長途旅行更容易實現。”不僅如此,小豆還觀察到,由于提前兩周預訂,酒店和餐廳的價格并未出現明顯上漲,進一步壓低了整體旅行預算。
據悉,燃油附加費下調消息公布以來,公眾對機票的關注度明顯提升,體現在機票搜索量和預訂量持續增加。對此,各大航空公司都在開足馬力,增加或擴大航線,全力為即將到來的夏季做好準備。民航行業從業者林志杰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燃油附加費的下調,特別是800公里以上航線價格大幅下降,對于旅客來說是非常直觀的。我相信這將對端午假期和暑期旅游產生積極影響。”
年輕人正在從“特種兵式旅行”轉向“烹飪課式旅行”
今年五一假期,一種名為“特種部隊式旅游”的新穎旅游方式悄然興起。這種高強度、快節奏的打卡模式讓年輕人在有限的時間和預算內體驗盡可能多的景點和美食。然而,這種旅游模式在吸引了一批尋求刺激和新體驗的年輕人后似乎正在降溫。
中國農業大學大四學生小吳在談到即將到來的畢業旅行時表示:“旅行的意義不僅僅是打卡、送朋友。”雖然價格仍然是出行的重要考慮因素,但小吳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更愿意追求高品質的旅游體驗,而不僅僅是景點的數量。
當前,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成本適中、美食豐富的小城市,享受“逛吃吃”的樂趣。這種類型的旅行被稱為“烹飪班旅行”。
去哪兒網數據顯示,與五一假期相比,端午假期機票價格平均下降近20%,預訂旅客量也未達到五一假期水平。除熱門旅游城市外,大部分城市都將迎來“物美價廉”的假期。這讓旅游目的地能夠更加從容地提供服務,也為旅客提供更加經濟、舒適的旅行體驗。
同時,與五一假期相比,端午假期年輕旅客出游比例明顯上升。對于學生來說,端午假期是學期結束前唯一休息的“窗口”;對于部分25歲至33歲的“上班族”來說,五一假期機票價格較高或機票資源緊張。結果旅行并不成功,端午假期成了期待;此外,隨著高考的結束,新一批高中畢業生即將開啟畢業之旅。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促使年輕人尋求輕松無壓力的出行方式。 “年輕人的旅游觀念不再只注重傳統的觀光,他們更喜歡悠閑的小城市生活、當地美食和獨特的文化體驗。”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韓鵬表示,雖然社交媒體盛行“打卡”文化,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將注意力轉向旅行的真實體驗,而不是只是提供社交媒體內容。
不擁擠,不貴,好吃又好玩。誰能接手淄博?
當眾多游客涌向熱門景點時,互聯網從業者方女士卻選擇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她喜歡游覽人流量較少的小眾旅游目的地,追求獨特舒適的旅行體驗。 “我更喜歡這種‘逆向旅游’,在游客少的地方感覺更舒服、安心。”方女士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借助端午旅游指數,我可以輕松精準地篩選出特別熱門的旅游目的地,規劃出你理想的旅游行程。”
去哪兒網歷史數據顯示,過去短假和周末,高達70%的游客選擇2小時內可達的目的地。基于這一發現,去哪兒為旅行者提供了來自中國許多主要城市的便捷旅行指南。該旅游指南詳細介紹了北京、上海、浙江杭州、河南鄭州、湖北武漢、湖南長沙、四川成都、重慶、廣東廣州等高鐵2小時內可到達的140多個城市和深圳。同時,平臺綜合考慮“五一”假期酒店預訂量、剩余客房數、較平季價格漲幅、酒店價格、中高星級酒店數量、高鐵運營時間,以及當地特產和旅游產品的供應。綜合測算了這些城市的端午旅游指數。該指數讓游客更容易在端午節期間選擇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尤其是那些喜歡短途旅游的游客。它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工具。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月亮灣角79號民宿今年經歷了小波入住。該客棧負責人黃河向中國城報記者透露,他們今年的預訂量再創新高,端午假期剩余空置率僅20%至30%。黃河分析預訂量增加的原因認為,主要是由于宣城作為端午旅游目的地的特點。 “雖然宣城的游客數量不多,預訂量也比較低,但酒店的數量卻相當充足,這樣的環境為游客提供了舒適的住宿體驗,因此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預訂民宿。 ”
今年五一假期,山東淄博成為全國旅游行業一顆閃亮的新星。步行街“水晶街”的燒烤店表現亮眼,過半門店滿負荷營業。對于淄博的崛起,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郭樂春認為,很多看似小眾的旅游標簽,如燒烤、熊貓、青花瓷、螺螄粉等,已成為拉動淄博旅游的關鍵要素。旅游城市的消費潛力。這些百元消費級項目,拉動了消費力十倍以上。這不禁讓人思考和疑問,下一個淄博會是哪座城市?
如今,游客選擇目的地的標準已經開始發生變化。 “距離短、費用低、不擁擠、漲價少、吃的多、住的好,成為旅行者衡量目的地的硬性標準。”肖鵬表示,“越來越多的旅行者開始關注影響出行體驗的直接與人相關的因素,比如市場的公平透明、城市的文明程度、市民的熱情好客等。”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每個城市都有‘破圈’的潛力,期待每個城市在即將到來的端午假期綻放獨特的魅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