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周莊,很多人都會想到昆山的周莊鎮。其實,江蘇從南到北至少有三個著名的周莊鎮,分別是昆山周莊、江陰周莊、興化周莊。周莊三鎮雖同名,但各具特色。
第一周莊鎮隸屬于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地處昆山、吳江、上海三市交界處。
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桑輝告訴新華日報·路口記者,據《昆山縣志》記載:“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周地公郎(古代官員)其妻張氏建寺,并捐田200余畝,遂改名全福寺,遂將所在地命名為周莊。廟前、梅園浜、屯園,稱周莊。 周莊東部原名鎮豐里,是相公時遷至鎮東的。金代跟隨高宗南下(1127年),遷至東寨、尹子浜一帶,后為聚居地,后東西合并,統稱周莊。
據了解,春秋時期,周莊是武王紹子堯的封地,故稱堯城。唐代稱貞豐里。北宋哲宗時期,周地公郎在此開墾農場。他信仰佛教,捐田200畝。當地百姓感激不已,改名為振豐里周莊,這就是周莊西部的由來。北宋靖康事變后,高宗與趙構南下,大批貴族隨同皇室。其中有一個人名叫金和(人稱二十相公)。路過周莊時,他愛上了水鄉的清新與寧靜,并定居于此。從此,越來越多的人搬到這里,東部人口也越來越密集。
在昆山市周莊鎮,游客乘坐手搖船欣賞璀璨夜景。張峰 拍攝、視覺江蘇網提供
但真正讓周莊發展成為江南名鎮的卻是沉萬三。元末明初,浙江湖州人沉友及其子沉萬三從湖州南潯遷居周莊。他們開始務農,后來從事貿易,逐漸繁榮起來,促進了這里的繁榮。因此,古鎮最著名的建筑是沉殿,最古老的寺廟是全福寺,最有名的美食是萬三蹄和萬三糕。
周莊面積約40平方公里,水系發達,河流縱橫交錯。土地面積只有其一半。形狀優美的河道上,保存完好的元、明、清古石橋14座。
周莊享有很高的聲譽。是世界十大最美小鎮之一、世界優秀生態風景區、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之一、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全國首批特色景觀旅游名鎮、首批國家低碳旅游景區之一。旅游示范區、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聯合國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范例獎、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每一個都堪稱金字招牌。
第二周莊鎮位于蘇州江陰市,地處太湖平原。雖然不如蘇州周莊出名,但仍然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相傳兩千多年前,孔子七十二圣人之一的顏顏就來到了周莊。他看到這里漁獵耕織的祥和人民,決定定居于此,向周莊傳授和介紹黃河文明。
桑輝告訴記者,據《江陰市地名志》記載:“周莊鎮位于江陰市東部……相傳周莊是由周氏莊園逐漸發展起來的集市。” 《江陰縣志》中,周莊為當時集集市,屬寶池鄉。據《江蘇省志·地名》記載:“相傳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年),有周姓莊園。明末集市遷至此,清代稱周莊城、周莊鎮”。
據了解,清康熙三年(1664年)設周莊鎮。民國時期分為周莊鎮和宗巖、汀溪、茂隆、桃城、周東等鄉。幾經變遷,1985年12月撤銷鄉,改制為鎮。
周莊鎮一直是江陰祠堂數量多、規模大的鎮。目前蘇州曹氏、桃城卞氏原祠堂尚存13座。其中,綏墩的曹家祠堂不僅是周莊規模最大的,在江陰也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
如今,江陰周莊鎮的經濟實力不容小覷,榮獲“江蘇名鎮”稱號。 2022年9月,2021年中國百強鎮名單公布,周莊鎮排名第39位。
第三周莊鎮隸屬于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地處興化、姜堰、江都交界處,是興化市南大門和里下河地區的腹地。周莊鎮是江蘇省重點鎮、江蘇省文明鎮、泰州市重點中心鎮、興化市南部地區工貿重鎮。南臨長江,北臨淮河,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
據了解,該鎮工業已形成造紙、紡織、彩印包裝、啤酒麥芽、藥用脫脂棉、預焙陽極糊、接觸網零件、服裝加工、水泵、鋁制造、機械加工等特色產業,與高等院校密切相關。學校和科研機構實行工學結合,具有較強的新產品開發和生產能力。
泰州市姜堰區玉溪鎮周莊村風光。徐大才、顧繼紅 攝。圖片由視覺江蘇網提供
記者了解到,除了周莊鎮,周莊村還有地名,如南京市溧水區金橋鎮周莊村、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甲澤鎮周莊村、周莊等。臺州市姜堰區玉溪鎮村等。
江蘇地名專家薛光表示,江蘇到底有多少個周莊,他們沒有統計過,但比較出名的就是這三個。如果詳細的話估計還有更多。
薛廣說,被稱為周莊其實并不奇怪,因為過去自然村通常都是同姓的人居住。隨著人口的增多,人越來越多,地方就以這個姓氏來命名。較多的有張莊、劉莊、李莊。
新華社·路口記者 楊敏璞
《尋找江蘇老地名》欄目由新華日報社和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聯合主辦。刊登于《人文周刊·文化》版、《江蘇地方志》微信公眾號、交界文藝頻道、《紫金文學頭條》微信公眾號上線,誠邀您撰文探索江蘇各地的地名文化,共同講述地名背后的江蘇故事(投稿郵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