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對于每個人來說既陌生又熟悉。這很奇怪,因為它離我們太遠了。我們很多人都沒有去過那里,但巴黎已經在教科書和書籍中無數次被講述過。這里是大革命發生的地方,有埃菲爾鐵塔,有氣勢磅礴的凱旋門,有世界上最時尚的文化元素。
2015年春天,我用一種難以置信的力量完成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程,獨自行走在西歐的歷史和自然之中。巴黎是此行的第一站。
在我的印象中,或者說在我的想象中,巴黎是塞納河左岸喝咖啡的少女,是盧浮宮里斷臂的安靜女神和微笑的女人。
它應該有明亮而優雅的色彩
事實上,到達巴黎后,我發現這座城市的顏色是灰色的。它是城市建筑外觀的主旋律,也是烙印在城市靈魂上的歷史意義感。
四月的巴黎依然寒冷潮濕
磚石建筑在漫長的風雨中失去了色彩,但冰冷的埃菲爾鐵塔卻歷經多年依然矗立,無聲訴說著這個歐洲古老國家的輝煌與偉大。
法國人民一直對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和執著。正如傳言一樣,英語在法國似乎已經失去了世界第一通用語言的地位。
酒店老板是個大叔,英語說得一口流利,但每天見到我還是堅持說Miss。
但看過盧浮宮的珍寶和凡爾賽宮的輝煌,就能體會到這悠久的歷史文化所沉積的民族情感。
當路易十六和瑪麗王后隨著轟轟烈烈的大革命而消失時,只剩下法國拿破侖大帝的傳說還在流傳。
二戰后,法國雖然沒有像曾經稱霸海上的兩個國家那樣衰落,但與鄰國德國相比,機械技術的飛速發展確實已今非昔比。
就像巴黎地下鋪設的地鐵網絡一樣,幾十年前陳舊的設施不僅訴說著過去文明與進步的故事,也控訴著法國當前經濟和科技的弱點。
如果說繁華的小巴黎充滿了歷史文化燦爛而博大精深的一面,那么大巴黎則體現了幾乎相反的陰暗面。
強硬乞討的吉普賽女孩和衣冠楚楚的小偷讓我親身體驗了巴黎混亂的治安。
如今,在日益嚴峻的經濟移民問題下,法國能否擺脫陰霾,重拾昔日輝煌,或許這座古老的城市也在等待答案。
旅行后感想:
我想大家一定都思考過這個問題:旅行的意義是什么?
關于這個問題,取決于你現在的生活和心態,你旅行的目的,以及你的心態和情緒。所以我想每個人對于旅行可能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對于我個人來說,我不喜歡跟團,一個人很多的導游,安排突擊隊到達某個景點,在指定的最佳拍攝角度匆匆拍照,然后再次趕往下一個景點。沒有辦法停下來思考這樣的旅行,而且越來越發現這樣的旅行似乎是中國人的專屬,而那些所謂的必去景點似乎是專門為中國人開放的以這種方式旅行的人。在這樣的環境下,似乎只能看到中國人匆匆拍照、購物,或者無聊等待趕往下一個必去景點。你根本感受不到旅行的悠閑和精神的放松。
就我對旅行的理解來說,旅行真正美妙的地方在于,在這個過程中,你偶然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或風景,都讓你的大腦感到愉悅。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一個人悠閑地漫步在自己喜歡的街道上,不用擔心很多人的喧囂,也不必擔心導游的催促。也可以在街邊咖啡館的一角安靜地坐上一個下午。觀察街上形形色色的行人,也可以靜靜地思考或者凝視天空一會兒。
當然你也可以愛拍照!曾經我以為一次好的旅行就是用眼睛和身體全心全意去體驗。我什至瞧不起那些不停拍照的人。怎樣才能全身心投入到美麗的風景中呢?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慢慢開始意識到記憶并不可靠。那些曾經給我帶來美好事物的美好事物都會慢慢被遺忘,如果那些美好事物被遺忘了,那就太可惜了。怎么了!
所以現在我不反對為這些美好的事物留下一些線索,以便日后去追尋。我們可以用眼睛、心靈和相機同時捕捉那些美好的瞬間。我相信這并不矛盾。
然后將它們保留在你的記憶中,將它們留在精彩的畫面中,即使記憶消失,你仍然可以根據存儲的線索找到它們。
我們不需要著急。我們可以拍攝一棵草或一朵花的非常詳細的照片。我們可以耐心等待小動物或者小孩做出一些可愛天真的表情和動作。我們還可以記錄那些在休閑角落里忙碌謀生的人們。但臉上卻滿是滄桑,老人卻很平靜……
所以,對于我來說,沒有所謂的必去景點,也沒有所謂的旅行黃金指南。這是一個自由地邂逅美好事物、整理個人記憶和感受的過程。它可能是無聊的、分散的或煩人的。 Nao,總之就是這么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