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柞水縣朱家灣村——
青瓦土墻,溪水潺潺
走進傳統村落
朱家灣村位于秦嶺南麓,位于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這里有山、潭、瀑布、溪流等自然景觀,還有羚羊、秦嶺冷杉等珍稀動植物。它素有“天然基因庫”之一之稱。 2023年,朱家灣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同年,列入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名單。
- 編輯
冬天,當我來到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朱家灣村時,遇到了一場雪。雪花紛紛落下,落在老屋、山路、樹木、山峰上,編織成一層薄薄的白紗——退去喧囂的古村落,優雅而寧靜。
到達朱家灣村,映入眼簾的是青瓦土墻、潺潺溪流。獨具秦嶺特色的民居沿著秦嶺的山形有序排列,青石板鋪成的小路沿著山形向遠方延伸。一幅山清水秀、生態良好、鄉村繁榮的畫卷在這里徐徐展開。
良好的生態環境造就迷人的峽谷景觀
牛鼻梁的早晨,我是在啄木鳥的敲擊聲中醒來的。這里是秦嶺山脈最綠的地方之一,森林覆蓋率達92.29%。它就像一顆綠色的珍珠鑲嵌在群峰深處。
2010年,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部分開放,建成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公園的入口在朱家灣村。 2023年4月,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個大氣負氧離子監測站投入運行,可實時監測負氧離子含量、溫濕度等數據。入口處,電子屏實時顯示保護區負氧離子等數據,讓游客從體驗到感知更直觀地了解景區的良好空氣。
進入森林公園,微風一路吹在臉上,空氣特別清新。在羚牛峽谷里,從山頂流淌的細流,一會兒在巖石下潺潺流淌,一會兒在碎石上鋪開,最后一路奔流到下游,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水流,絆倒所有人。通往山谷底部的路。開辟一條屬于你自己的小河道。深潭、小瀑布、能掀起巨浪的石嶺……獨特的峽谷特色豐富多彩。
站在海拔1700米的月亮峰,可以清晰地看到牛背梁主峰上的高山草甸和第四紀冰川遺跡。牛背梁是秦嶺造山帶的典型縮影。至今仍保留著完整、豐富的第四紀冰川遺跡,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
多年來,村民們享受到了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給村莊帶來的好處,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該村策劃了“當守護者,我先行”系列主題活動,組建了40余人的生態環保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來自社會各界,定期在景區開展秦嶺生態保護宣傳。
“以前去山上只是為了看風景,現在來到秦嶺,自然會關注那些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森林里長的東西。除了保護他們,我也想讓更多的人看到秦嶺的美麗。”在西安生活了20多年的“秦嶺生態衛士”付國軍是浙江人。他先是和同學一起去秦嶺待了幾天,就被這美麗的風景迷住了。
謝振峰是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光火街保護站的老站長。他1999年作為護林員來到保護區,至今已在這里守護了20多年,見證了保護區日新月異的變化。謝振峰介紹,特別是近三年來,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斷提升智能化、數字化監控管理水平,將原有的12座室外視頻監控視頻監控塔從模擬信號更新為數字信號,新建6座那些?,F場視頻監控塔。同時,在現有70個紅外攝像機的基礎上,新增紅外攝像機50個,新購置監控設備48臺(套),對重點區域、重點區域、熱點地區人類活動和重點物種干擾情況進行監測。斑點。監視器。 “智慧秦嶺”建設日臻完善。
獨特的地理位置帶來多元的地域文化
秦嶺山區以櫟樹為主的森林分布在牛鼻梁,柞水縣因此而得名。柞水縣位于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南麓。是西安通往安康、通往湖北的重要通道。素有“南國都城、秦楚咽喉”之稱。
秦楚獨特的地理位置,帶來了豐富多樣的地域文化。柞水漁鼓起源于柞水,是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它在農村地區最為盛行,人們在節日、豐收慶典和休閑時享用。
這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融合了秦文化的粗獷豪放和楚文化的細膩柔情。它富有地方特色,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和觀賞性,在當地流傳了近千年。 20世紀80年代,經常有一些音樂藝術家靠著打魚鼓的天賦,游走于大街小巷謀生。演奏時,站或坐,左手垂直握住漁鼓,右手敲擊鼓面。
“漁鼓本是一根竹子,生長在深山老林中……”這是所有漁鼓歌曲開頭的歌詞。后來的內容大多是人們自己創作的,包括愛情、歷史、描繪勞動的場景。經典劇目有《三國志》、《水滸傳》、《楊家將》等。
柞水漁鼓原始的藝術特色深受人們喜愛。游客可以在朱家灣村一睹以村集體經濟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中南山寨民俗文化村。
方周旺是中南山寨民俗文化村的設計師、柞水民俗文化研究者。方周旺介紹,草堂充分利用中南山水,因地制宜,三街九巷八層十六院。他們將原汁原味的鄉土文化、民俗文化充分融入到中南山寨民俗文化村的石砌建筑藝術中,讓秦嶺老屋、古道遺跡、柞水漁鼓等在鄉村發展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旅游。 2016年,中南山寨民俗文化村成功入選全國優秀旅游項目名單。
人居環境改善催生鄉村旅游蓬勃發展
朱家灣村古稱老林鄉,意為深山老林。有一首民謠這樣形容這里:“老林頭,老林頭,吃石蠟菜,點松油”。
這里的貧困曾經是出了名的。村民靠山吃飯、砍樹、采藥。 1987年建立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后,加強了對該地區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的保護。 “2008年秦嶺隧道的建成,改變了守衛綠水青山的貧困狀況?!敝旒覟炒妩h支部書記毛家峰回憶,以前村里的人去西安要繞很遠的路,單程要4個小時。高速公路的通車,讓這個村莊被納入“西安一小時市區”,越來越多的游客開始參觀這個方圓十里內沒有女孩的“落后村莊”愿意結婚。
當時,村里大約有10戶人家嘗試開農家樂。當他們有了第一筆收入時,村民們終于相信,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多么可貴,不用砍伐、采藥也能賺錢。
朱家灣村依托牛鼻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中南村,深挖優勢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持續加強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利用舊房開發、秦嶺古道遺跡。鄉村旅游。如今,朱家灣村的農家樂、民宿越來越多。
村民李春華開了農家樂“春華院”已有十多年了。農家樂背靠青山,提供餐飲服務和民宿服務。占地面積1200多平方米,滿時可容納300多人。如今,李春華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菜傳承人。傳統宴席“柞水十三花”的食材含有多種天然中藥材,營養豐富,是待客佳肴。
離這個庭院不遠的陽坡小院是一座由古宅改建而成的民宿。庭院以陜南原生態田園風格為主題,打造6個風格各異的庭院。有的保留土墻、閣樓,是典型的陜南農家院落;有的保留石墻、石頂、石橋,形成山石建筑風格。坐在陽坡別院精品民宿的小院子里,泡一壺茶,喝著茶,看看風景,特別舒服。
目前,村里已有類似陽坡四合院的民宿22家。這些盤活的資產讓村民可以收租、賺取工資,也讓村莊變成了風景區。 “村里有500多戶人家,農舍數量已發展到200多間。”朱家灣村村委會主任胡平志說。
目前,朱家灣村每年接待游客超過150萬人次,創造就業創業5000多人次,創造旅游綜合收入2.2億元。先后榮獲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稱號。不久前,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名單公布,朱家灣村榜上有名。
“此次朱家灣村榮獲‘最佳旅游村’,是我們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胡平志說,“目前,朱家灣村的旅游設施正在改造升級,春暖花開時,我們將為游客帶來一個環境更優美、體驗更好的傳統村落?!?/p>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