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毛姆的《生命的枷鎖》已經(jīng)好幾個月了,但我還是寫不出一篇像樣的書評。我一直有這個問題。如果我不能寫出令我滿意的東西,我寧愿什么都不寫。我怕一旦貿(mào)然寫下不滿意的句子,心里就會有一個聲音跳出來抗議。然而,這卻在不經(jīng)意間成為了我寫作貧瘠的借口。于是我決定不再拖延,對這部縈繞在我腦海幾個月的小說做出解釋。
毛姆顯然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小說家。每次翻開毛姆的《生命的枷鎖》,我總能很快進入他所描述的世界,仿佛我就站在主人公菲利普的身邊,看到周圍的風景,聽到他的談話,聞到他的呼吸,甚至觸摸到他的呼吸。心。這就是小說的魅力,虛幻而又真實,遙遠而又觸手可及。
順著這些筆觸,讓人仿佛置身于一百多年前的歐洲:英國鄉(xiāng)村的綠色田野、草香;海德堡晴朗而遙遠的天空;巴黎街頭的藝術與浪漫,夾雜著流浪藝術家的絕望與無助。幫助;而倫敦的喧囂又襯托出無處不在的孤獨。菲利普在倫敦找到了他一生摯愛的事業(yè)和伴侶。為此,他甚至決定放棄長久以來環(huán)游世界冒險的夢想。這似乎又是一個幸福的故事。作者的寫作到這里戛然而止,我們已經(jīng)可以想象到兩人結婚后的幸福生活了。
當菲利普終于擺脫了一個又一個生活的枷鎖——身體的殘疾、年幼時失去父母的痛苦、宗教信仰的幻滅、虛幻絕望的愛情的折磨、他別無選擇的繪畫生涯卻又放棄了,流落街頭的赤貧,直到他親眼目睹了朋友們,所有曾經(jīng)鮮活的生命都在毫無意義的生活中耗盡——當所有的磨難都過去了,他終于可以追求他所夢想的自由生活時,菲利普突然意識到生命的意義就是生孩子。你養(yǎng)育孩子的日子過得平靜嗎?
這當然不是作者想要揭示的生命的終極意義。真正的秘密仍然隱藏在菲利普最好的朋友克朗肖去世前留給他的波斯地毯中。劇透到此結束。在我看來,人生更重要的是不斷的自我探索。與其說毛姆要描寫的是追求生命意義的結果,不如說是尋找生命意義的過程。 “每當我找到生命的意義,它就會再次改變?!倍畾q、三十歲、四十歲……對生命意義的感悟或許總是會有所不同。尋找真實的自我是一個持續(xù)的人生旅程,我鼓勵你與我的書友分享。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