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勁松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在線旅游企業、平臺、旅行社緊急排查,下架一批不合格自助游產品。這是7月5日泰國普吉島海域發生重大游輪傾覆事故后,有關部門對主要吸引自由行游客的OTA(在線旅游平臺)和旅行社進行的針對性管理。
近年來,出境自由行產品受到游客青睞,相關的個性化元素組合、目的地服務等領域也受到青睞,吸引了眾多資本的關注。然而,盡管人們對產品創新、細分市場開發、成本和利潤談論較多,但對旅游安全的關注卻很少。
比如普吉島事件中,絕大多數游客通過OTA平臺預訂自助游產品。 127名游客中,有121人來自飛豬、攜程、懶貓等,其中34人遇難或失蹤。
普吉島事件暴露了OTA平臺對涉水旅游活動風險提示不足、目的地服務特別是旅游交通安全監管缺失、行程中安全措施不力等一系列亂象。游輪在暴風雨天氣中繼續行駛,但經營者無動于衷,游客卻一無所知;上船后并沒有監督大家穿救生衣,也沒有專門給孩子準備的救生衣……
經查閱OTA相關產品說明,涉及“普吉鳳凰一日游”的旅游項目中,并無參與涉水項目時穿救生衣等安全提示。知識和實踐之間存在這樣的脫節。這只是最突出的一個方面。 OTA在活動前和活動中應該有更多的提醒、干預和終止的機會,無論目標是資源方還是游客。
不幸的是,OTA 平臺沒有這些必需的操作。諸多疏漏最終導致這艘號稱“超大船體,穩如泰山”的游輪沉沒,數十人隨波而逝。
資本逐利并沒有錯,但盈利之前應該有底線。出行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線。因此,接下來,我們還需要突出OTA平臺的責任,督促其建立風險管理和優化內部控制,要求其對游客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分析和評估。在此基礎上,要求OTA平臺及時提供關鍵信息、控制關鍵環節、提供關鍵幫助,并能夠持續監測風險、及時預警、有效應對。
考慮到一些OTA平臺缺乏相關資源,政府相關部門可以評估構建公共服務體系的可行性,吸引參與者接入該系統,也可以培育第三方機構提供專業服務。
當然,OTA平臺應該彌補其在安全服務方面的短板,這是他們應該為游客提供的基本安全服務。因此,OTA平臺在開發設計產品時,需要充分預估各種風險,按照合理的原則淘汰風險高、安全性難的產品。選擇資源提供方式時,需要從資質、設備、人員、績效等多方面評估其安全保障水平,從程序角度確保安全。
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將越來越多地通過在線旅游平臺選擇旅游產品,而任何旅游產品都直接關系到人類的生命安全。 OTA平臺不能僅僅作為信息和交易的中介。有責任對銷售的旅游產品進行安全審查,并建立相應的安全評價、提醒等機制。
近年來,每年都有不少中國游客在東南亞國家溺水身亡。再加上普吉島翻船事故,東南亞旅游的火爆與各方面安全意識淡薄形成了強烈反差。強化安全意識,加強對自助游產品的審核,是OTA平臺不可推卸的責任。
□楊勁松(旅游學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