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我認為世界上最動人的歌曲——久石讓的《天空之城》
每年都有數百萬人來到這里見證世界奇觀
秘魯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可能是馬丘比丘。據《秘魯公報》7月報道,今年迄今已有約111萬外國游客參觀了馬丘比丘。馬丘比丘一日游最近被一家旅游網站評選為南美最佳旅游體驗第三名。
早在2017年,秘魯文化部就宣布對馬丘比丘遺址實行交通限制。由于游客人數過多,馬丘比丘成為旅游限制的反面典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次敦促對此問題進行整改。
因此,目前的限制令是從去年7月開始實施的,規定了上午和下午兩個時間段的游覽,并且需要跟隨景區導游或持證導游陪同。
而這座天空之城確實很神奇,已經成為很多人一生必去的景點之一。你呢?
*溫馨提示:點擊本文所有圖片可查看大圖
出去的時候看風景,回來的時候享受美食
沿著烏魯班巴河行駛的印加鐵路
如果你和淘淘一樣住在圣谷,那么去馬丘比丘的方式應該和我一樣——從奧煙臺坐火車到熱水鎮。
火車上提供的簡單餐食有雞蛋火腿卷、甜玉米和奶酪。我想說,甜玉米真的又大又甜又糯。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玉米。
不要以為坐火車是一件苦差事,這完全是一種享受!沿途不僅有美麗的景色可以欣賞,還有美味的早餐可以享用!至少是這樣,360度的視角——因為火車上側也有窗戶,可以讓你一覽無余地看到沿途的烏魯班巴河和圣谷。
即便如此,透過玻璃窗拍攝時,還是會存在一些反光問題,所以印加鐵路在中間設置了無窗車廂,供大家拍照留念。建議火車開動后盡快找好位置,越晚人就越多。
一路上的風景真的很美。湍急的烏魯班巴河穿梭在山谷中,而一側的群山籠罩在云霧之中,宛如仙境。時不時可以看到梯田和印加古道。你的眼睛一刻也舍不得離開這幅宏偉的圖畫。 。
出去的路上,我們乘坐了360度行政艙,這被認為是印加鐵路最基本的級別。濤濤已經覺得很好了。出乎意料的是,在回來的路上,我們升級到了頭等艙,享受了飛行。一頓美味的晚餐。
頭等艙看上去和上圖差不多,只不過晚上車窗外一片漆黑,看不到風景。
當然,在火車上吃一頓比較正式的晚餐也不錯,包括迎賓飲料(可選香檳)、開胃菜(熏三文魚配酸奶油醬)和主菜(蘆筍)。炒西葫蘆拌蘑菇和蘑菇汁配土豆泥),甜點(杏仁巧克力慕斯),還有多種餐酒、熱茶、新鮮果汁等可供選擇。
由于火車在車內晃動,所以沒能拍清楚,所以沒有拍到照片,敬請見諒。總體來說還不錯,但不能說好吃,不過我還是第一次有這樣的體驗。
▲秘魯鐵路的火車明顯看起來老舊很多
如果想坐火車去馬丘比丘,除了印加鐵路,還有秘魯鐵路。但后者的機型較老,觀看體驗不如后者。不過,它也有從庫斯科出發的火車,而印加鐵路只有從 到馬丘比丘的火車。可以說是專線。它只關注一根線。雖然價格肯定比其他公司貴,但是體驗絕對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取決于你如何選擇。 。
南美遺產地無與倫比的領導者
馬丘比丘,天空之城
一個多小時后,我們到達了熱水鎮,在那里我們要轉乘馬丘比丘巴士。熱水鎮的誕生完全是因為馬丘比丘景點。原本這里沒有人居住,很多“當地人”搬到這里大多是為了賺錢。除了小鎮邊緣的溫泉,沒有其他景點了,而且聽說那個溫泉沒辦法泡……如果你想比其他游客早登上馬丘比丘,可以選擇在這里住一晚。
公交車站距離火車站非常近。買完票后,我們就登上了巴士。這條上山路大約需要20分鐘。一路上還可以欣賞到圣谷的雄偉景色,如果坐在外面往下看,還真是有點刺激呢!
當車輛到達烏魯班巴河上方約450米的高度時,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的馬丘比丘已經抵達——名副其實的天空之城。
雖然走在這座曾經容納1000人的巨大城市里你不會覺得它很宏偉,但當你不經意地沿著狹窄的山脊探索時,你會發現它真的是建立在云端的。 。
即使在當代建筑師看來,在這里建造一座城市都非常困難,更何況是當時僅依靠原始勞動力的印加帝國。到底為何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如此危險的地方建造如此龐大的城市?時至今日,古印加人為何以及何時建造馬丘比丘仍然是個謎。它通常被認為是印加帝國的宗教圣地,但近年來,流行的理論認為它是印加統治者的避暑勝地。
但無論如何,在山頂上建造一座有宮殿、寺廟、祭壇、廣場、街道、監獄和倉庫的城市,真是令人驚嘆。印加人通過烏魯班巴河將幾噸甚至幾十噸的石頭運到山頂,打磨鑄造。整個過程沒有使用任何水泥。這座城市完全是用石頭堆砌起來的。這座城市經歷了近600年的暴雨和泥石流,幸存下來。站得高高的,確實是一個奇跡。毫無疑問,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具考古價值的遺址。
古印加人在石材加工方面的鬼斧神工令人印象深刻。他們不僅能在巨大的巖石上鑿出層層臺階;他們還可以將石頭打磨得天衣無縫,連紙都無法插入;而一些看似雜亂的石堆卻自有其規律,整體看上去保持整齊且抗震。
梯田還革命性地利用排水溝來防止降雨引起的山體滑坡和滑坡。建議去馬丘比丘之前觀看相關紀錄片,比如《古代偉大工程之旅:馬丘比丘》(不過目前只對騰訊VIP開放,所以沒辦法把這個視頻添加到這個微信) 。你會真正體會到這座遺跡的偉大,而不僅僅是視覺上感受到的雄偉和威嚴。
由于馬丘比丘無法返回,因此購買門票后,您將獲得一張地圖,其中以不同顏色標記了3條主要步行路線和2條延伸路線。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體力來。
如果選擇最長的路線,則會經過地圖上馬丘比丘的11個主要打卡景點。
在進入第一個標記的景點之前,有一條延伸路線可供選擇。它位于馬丘比丘的山頂。
你又看到那座矗立在山頂上的小房子了嗎?那就是警衛室,后面隱藏在云霧中的山峰就是馬丘比丘山。如果上去的話還可以看到印加橋,不過我們由于體力問題沒有上去。
馬丘比丘正門
01
注意,這里所說的正門并不是指景區的正門,而是古印加建筑師設計的馬丘比丘城的入口。從這里,您可以看到遺址的守護神之一瓦伊納比丘 ( )。這個入口的梯形形狀也是印加建筑的典型特征。
02
太陽神廟
如果你了解一點印加文化,你應該知道他們極其崇拜太陽。皇帝被稱為“太陽之子”,每年舉行太陽節。所以,這座太陽神殿可以說是遺跡中非常重要的建筑。每年6月22日南半球冬至,陽光透過梯形小窗直接照射到寺廟中央的一塊大花崗巖中央。
它依天然巖石而建,下面有一個洞穴。一些考古學家推測,這個洞穴(皇家陵墓)曾經存放著印加文明史上最著名的統治者烏特克()的木乃伊。但賓漢姆 1919 年抵達時,并未在洞穴中發現木乃伊或人類遺骸。
帕查庫蒂是誰?他是擊敗入侵者并建立強大印加帝國的統治者。他將印加帝國的版圖擴大到北至哥倫比亞,南至阿根廷,幾乎覆蓋了整個南美洲西部地區。他堪稱南美洲的亞歷山大大帝。他下令建造奇跡之城馬丘比丘。
印加住宅
03
▲圖片最右側第一排從外向內第三個弧形建筑,是太陽神廟所在地,周圍是臨時住房。
太陽神廟附近可以看到一些建筑物。雖然屋頂沒有了,但建筑主體距離第一座噴泉也很近。這里是皇帝及其隨從的臨時住所,因為估計也不是他平時的居住地。
如果有屋頂的話,應該是這樣的。屋頂由茅草和木棍支撐。這里是景區內游客的休息站。
看著一排排整齊排列的房屋外墻,我感到有些茫然,很想回到那時候,看看皇帝來的時候是什么樣子。
04
春天
一個城市要正常運轉,水源至關重要。印加人再次用他們的智慧,從山上引來雨水、露水、山泉等豐富的水源,形成水網,將它們輸送到遺址的各個地方。據說一共有16個地方。
花崗巖采石場
05
如果你想知道花崗巖在被打磨成建筑物的一部分之前是什么樣子,那么當你來到這個花崗巖采石場時你就會清楚地知道。有很多花崗巖被敲碎或拋光成兩半。在被遺棄之前,它曾被用作花崗巖。用于采石場。想象一下,工人用石錘將這些花崗巖塑造成我們所看到的樣子,需要耗費多少體力。
06
神圣廣場
該區域包括主殿和三窗殿。主殿旁邊是一棟比較簡單的建筑。歷史學家推測,這里是舉行儀式的祭司準備和居住的地方。
上圖是主殿,但這里最重要的建筑是三窗殿。它是馬丘比丘最重要的圣地。巨大石墻上的三扇窗戶面向安第斯山脈。據說,印加王朝的創始人就是在那里出現的。
據推測,三窗廟可能沒有屋頂,以便祭司隨時觀察星星。沒有人知道這座寺廟最初的用途是什么。寺廟的三扇梯形窗戶很好地體現了印加石匠精湛的石雕技藝。距離窗戶不遠的地方有一條長方形的石條,推測是用來觀測太陽的,或者是在宗教儀式時使用的。
蘭日石
07
日光石是馬丘比丘的另一個大謎團。有天文考古學家推測,廣場高臺上的這個精美的方形石雕就是日晷。有人說它被用于某種形式的天文觀測。盡管對其用途尚未達成共識,但幾乎所有考古學家都認為日光石是馬丘比丘最神圣的建筑。
據說,這三個臺階象征著印加文化典型的三個元素:天空、大地和陰間(即來世)。
雖然原因不明,但科學家發現,每年春分和秋分時,這座石雕上都沒有影子。因此,科學家推測,這塊石頭是印加人拉太陽使冬至和夏至出現的象征性方式。陽光不宜過遠,故又稱“防曬石”。
08
圣石
幾乎所有印加村莊都可以找到這種石頭。在開始建造新村莊之前,村民必須首先找到并固定一塊鎮石。馬丘比丘圣石位于中心廣場的最北端,馬丘比丘的盡頭,華伊納比丘大門旁邊。
三重門
09
濤濤,你把中間的門放大,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有雙門框?
這一區域的房間只被稱為“三重門”,因為它被三扇等比例的門分成了三個區域。每扇門均采用梯形設計,帶有雙側柱。濤濤之前也提到過,三層門的第一層是皇室,所以這二層邊界的地位并不低。這是專門為高級精英,簡單來說就是達官貴人保留的地方。各個房屋均圍繞開放式庭院而建。
10
水鏡
據說這座建筑是用于天文觀測的。房子中央的地面上有兩面水鏡。利用水面的反射來觀察天象。應該是用來觀星的。
鷹廟
11
沒有導游很容易錯過的景點。鷹的頭在地上,兩塊翹起的巖石就是它展開的翅膀。禿鷹神廟是印加石匠精湛工藝的典范。天然巖石在數百萬年前開始形成,印加人利用巖石的自然形狀進行雕刻,巧妙地描繪了飛行中的禿鷹。
歷史學家推測禿鷹的頭被用作祭壇。寺廟下面有一個小山洞,里面曾經存放過一具木乃伊。寺廟后面有一座監獄,有一個壁龕,可容納一個人。
介紹中還提到,源于對水源的崇拜而產生的縱橫交錯的地下水道,也驗證了這座寺廟的復雜性。
以濤濤的個人照片為分界線,馬丘比丘如畫的風景自然值得紀念。至此,11個打卡景點已經全部介紹完畢。如果你已經去過馬丘比丘,你是否發現自己錯過了什么?如果您還沒有去過那里,請妥善保管本指南,以免錯過這座著名遺址的每一個細節。同時,淘淘還想補充兩點。
首先,在這片從神圣廣場上可以看到的草坪上,你有沒有注意到中間有一灘被燒焦的痕跡?據說,當一位王室成員(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是西班牙國王)參觀時,一架直升機損壞了廢墟。這價格實在是太高了……
還有一點是,馬丘比丘雖然經歷了幾個世紀的暴雨、泥石流、地震、山體滑坡等,但仍然很完美。然而,主殿的部分墻壁已經開始倒塌。這是因為主殿不是建在上面的,而是直接建在泥土上,而不是石頭地基上。這項工作非常非印加風格。歷史學家推斷這是倉促建設的結果。大概是因為恰巧遭到了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工人們只好“貪便宜”。
殖民者的入侵并沒有致命。他們帶來的疾病——天花——最終打敗了占主導地位的印加帝國,馬丘比丘被人們遺棄和遺忘,沉睡了400多年。直到耶魯大學教授、探險家海勒姆·賓厄姆偶然發現了它,并通過《國家地理》雜志讓全世界認識了這座無與倫比的空中之城……
附上烏魯班巴河和馬丘比丘沿岸壯麗景色的視頻。如需查看高清版,請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別忘了周四的福利!淘淘的獎品很容易獲得(參加)。這是濤濤國慶節前的最后一篇博文。祝大家節日快樂!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點擊圖片直讀《游覽馬丘比丘,入住圣谷還是熱水小鎮?|7家豪華酒店盤點》
點擊圖片直讀《去馬丘比丘之前,請不要錯過美得令人窒息的圣谷!》 》
點擊圖片直讀《用這116張圖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亞馬遜傳奇》
如果要打賞的話,請留言,讓淘淘知道哪位觀眾大方。 ?(???)6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