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當地時間1月21日下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與意大利文化遺產、活動和旅游部共同主辦的“中意旅游合作論壇”,由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主辦。在意大利羅馬音樂公園的佩特拉西大廳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意大利文化遺產、活動和旅游部部長達里奧·弗朗切斯基尼、中國駐意大利大使李軍華、中意文化合作機制意大利協調員弗朗切斯科?魯泰利等出席論壇。中意兩國政府高級官員、文化遺產和公共部門管理者、國際旅游組織、行業協會、旅游集團、教育機構、旅游智庫領導人以及主流媒體400余人出席會議。
雒樹剛部長在致辭中指出,在2020年中意建交50周年之際,共同舉辦中意文化旅游年是兩國領導人作出的重要決策兩國著眼中意關系大局和長遠發展。希望兩國以舉辦中意文化和旅游年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增強兩國人民的參與度、感知度和獲得感,作出貢獻開創緊密持久的中意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新時代。更大的貢獻。達里奧·弗朗西斯基尼在致辭中高度評價此次文化和旅游友好交流活動,認為此次活動充分體現了意中歷代領導人精心培育的意中傳統友誼,并不斷邁上新臺階,不僅將進一步促進兩國文化、旅游領域的交流合作,加深意中傳統友誼,為雙方合作持續穩定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戴斌院長發表了《大文化交流格局中旅游合作新篇章》專題報告。報告以數據和案例為基礎,全景式地回顧了中意旅游交流的歷史和現狀,從需求側分析了雙邊旅游需求變化和旅游服務質量評價,闡述了旅游策略兩國供給側合作。一級市場合作正在走向戰略級產業合作,從旅游服務商之間的客戶互通到后端供應鏈的深度合作,都需要對技術、文化等新動能的深入探索。和創意產業。
報告還指出,進一步深化中意旅游合作,需要兩國政府的交流互鑒、合作共贏,也需要城市當局的主動性和責任感;數字時代的旅游業需要發揮技術、文化創意、資本等驅動力;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主動探索。
論壇還圍繞“文明互鑒與旅游交流”、“智能時代與智慧旅游”、“社會環境與旅游可持續發展”三個主題進行了討論。來自中意兩國的近20位嘉賓就相關話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論壇期間,戴斌院長一行還參加了羅馬多邊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動,并考察了羅馬歌劇院和蒙特博物館。我院工業所張陽、趙一靜博士參加了本次活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