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3日是第35個國際減災日,“賦能年輕一代、共筑韌性未來”這一主題讓我這個基層公務員感觸頗深。
在基層工作中,我深刻認識到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艱巨性與復雜性。兒童和青少年是社會的未來,對他們進行災害應對能力的教育意義非凡。通過教育,可以讓孩子們掌握在災害面前自我保護的技能,如地震時的躲避方法、火災中的逃生技巧等。這不僅能保障他們自身的安全,更能使他們成為家庭和社區韌性建設的推動者。
當青少年具備了防災減災知識技能,他們可以將這些知識傳遞給家人,提高整個家庭應對災害的能力。在社區中,他們可以帶動更多的人關注防災減災,參與到相關的演練和知識普及活動中來。這有助于構建一個更加具有韌性的社區環境,在災害發生時能夠迅速、有序地應對,減少損失。
作為基層公務員,我們有責任推動面向兒童和青少年的防災減災教育工作。這需要我們聯合學校、社區組織更多的宣傳活動、教育課程以及模擬演練等。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不斷提高年輕一代應對災害的能力,我們才能真正提高全社會的綜合減災能力,共筑一個充滿韌性、能夠抵御災害挑戰的未來。
(拉薩市尼木縣吞巴鎮 廖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