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勛章獎章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們如同璀璨的星辰,以其獨特的光芒照亮著我們前行的道路,廣大黨員干部需要以英雄之光為指引,照亮“初心、奉獻、奮斗”的前行之路。
以“愿以此身長報國”的忠誠之光,照亮“初心之路”。張富清在解放戰爭中先后榮立三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稱號。退役后,他隱姓埋名于偏遠山區,默默奉獻60余載,連兒女都不知其輝煌過往,直到2018年底退役軍人信息采集時,其事跡才得以彰顯。“黨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張富清這樣說。廣大黨員干部應時刻銘記黨的初心與使命,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中,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大局,效仿老英雄張富清的崇高精神,以他的樸實無華、不慕名利為榜樣,書寫自己輝煌的人生篇章。在不懈奔跑與持續奮斗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添磚加瓦,共同鑄就輝煌未來。
以“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無私之光,照亮“奉獻之路”。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畢生致力于“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偉大事業,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潛心鉆研,將平凡的“種田”事業升華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盡管名聲遠播,袁隆平卻保持著淡泊名利的態度,甘愿做一名樸實無華的農夫,將滿腔熱忱與精力傾注于廣袤無垠的田野之上。廣大黨員干部應從中汲取力量,立志將小事雕琢成大事,成為一顆顆“奉獻的種子”。我們要時刻銘記自己作為“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將人民群眾的利益置于心中最高處,時刻以百姓之心為己心,將群眾的“細微瑣事”視為我們的“重大責任”,在人民的事業中揮灑青春汗水,展現青年擔當,帶領人民群眾共同邁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拼搏之光,照亮“奮斗之路”。李振聲從小立志要讓中國人吃飽飯,這一初心貫穿了他的整個科學生涯。他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奔赴祖國西北,投身于小麥育種事業。在長達70余年的科學生涯中,他始終把“回報國家”作為奮斗目標,為“讓中國人吃飽飯、吃好飯”而不懈努力。廣大黨員干部應當明確樹立自己的奮斗目標,懷揣著只爭朝夕的歷史緊迫感與主動精神,以主人翁的姿態肩負起責任與擔當。面對挑戰,我們要銳意進取,迎難而上,展現出無畏的勇氣與決心。即便身處平凡的崗位,我們也應懷揣著創造不平凡業績的雄心壯志,在破解發展難題、攻克改革難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上不斷有所作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