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競賽加速的當下,從AI算力的突破到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落地,硬科技領域正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力量。而作為“硬科技”搖籃的科創板,已成為投資者布局科技前沿的重要陣地。在此背景下,富國基金旗下富國科創綜指ETF聯接基金于3月17日起正式發行,旨在為場外投資者提供了低門檻、便捷化的投資工具,助力投資者一鍵布局科創板,分享科技紅利。
政策東風 硬核實力:
科創板的“黃金時代”已至
自2019年科創板橫空出世,這片“硬科技試驗田”便以驚人的速度生長。截至2025年2月11日,科創板已匯聚585家創新企業,總市值突破7.74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人才密度等指標持續領跑A股——2024年科創板企業研發投入總額達1561.2億元,研發強度中位數12.78%;超23萬科研人才駐扎于此,每4名員工中就有1名研發人員(數據來源:Wind)。
在AI、新能源、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科創板企業正以“技術破壁”推動產業升級:
半導體巨頭突破7納米芯片量產瓶頸;
人形機器人公司實現商業化場景落地;
生物醫藥企業完成全球首例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
科創板不僅是企業的融資平臺,更是國家科技戰略的晴雨表。隨著“新質生產力”上升為年度經濟工作核心任務,這里將成為孕育“科技明日之星”的搖籃。
一鍵布局利器:
科創價格指數的強力表征性
作為科創板投資“普惠版”工具,富國上證科創板綜合價格ETF聯接基金主要投資于科創綜指ETF富國(基金代碼:589600),以實現對于科創板綜合價格指數(簡稱:科創價格)的緊密跟蹤,標的指數具有以下差異化特點:
特點1:≈科創板股票全覆蓋,全面刻畫科創板生態
科創價格指數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對科創板廣泛的代表性,幾乎涵蓋了科創板中全部大、中、小市值的股票,樣本數量為567只,市值覆蓋度為97%,與科創板全市場基本一致。

同樣作為科創板的重要核心指數,科創綜指及科創價格與科創50、科創100各有側重、互為補充,從不同角度來反映科創板運行情況。

數據來源:中證指數公司、Wind,截至2025年3月4日;可能根據指數編制方案和市場情況發生調整。
特點2:市值分布均勻,大、中、小盤全覆蓋
科創價格指數包含大、中、小盤各種類型證券,覆蓋更寬廣,布局更均衡。

特點3:半導體含量高,聚焦新質生產力
指數行業分布與科創板全市場整體水平基本一致,半導體、醫療器械、軟件和光伏等行業數量和權重占比較高,全面覆蓋了科技產業鏈的多個關鍵環節,并且廣泛涉獵眾多細分領域。

科創價格指數前十大成分股占比相對均衡,集中度為23.9%,前三大成分股均為半導體行業,占比超12%。

特點4:歷史收益與回撤兼顧
從基日以來的中長期走勢來看,科創價格指數的歷史收益率及最大回撤均相對優于科創50和科創100。

特點5:動態“進化”
根據科創價格指數的樣本調整規則,指數成分股會根據嚴格的規則進行動態調整,不定期自動剔除不符要求的標的,確保指數對科創板指數的強力表征力。(數據來源:中證指數公司)。

富國科創綜指ETF聯接:
更便捷的科創板投資工具
與直接投資ETF相比,富國科創綜指ETF聯接基金具備三大優勢。一方面,投資門檻更低,通常1元即可起投;另一方面,投資者無需開通股票賬戶,可在銀行、券商、基金銷售平臺進行申購,操作更加便捷。同時,ETF聯接基金不存在由于ETF觸及漲跌停板而無法買賣的情況,為投資者提供了更為靈活的投資選擇。此外,ETF聯接產品成立后可以設置定投模式,定時定額扣款,投資更便捷,助力投資者實現長期資金規劃。
從費率來看,富國科創綜指ETF聯接基金的管理費為0.15%/年,托管費為0.05%/年,管理費率 托管費率合計為0.20%/年,在同類基金中屬于較低水平。低費率不僅降低了投資者的持有成本,也提升了長期投資的回報潛力。
與時代共振
做硬科技浪潮的“長期股東”
當AI重構生產力、機器人重塑制造業,科創板7.74萬億市值的背后,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鏗鏘足音。
富國科創綜指ETF聯接基金(A類:023737,C類:023738)的發行,不僅為投資者提供了高效布局硬科技的工具,更與國家戰略同頻,助力分享中國科技崛起的長期紅利。在政策、產業、資本的多重驅動下,這場“硬科技”投資盛宴,正拉開新的序幕。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產品由富國基金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請投資者關注ETF聯接基金、指數基金投資風險,包括但不限于標的指數回報與股票市場平均回報偏離、標的指數波動、基金投資組合回報與標的指數回報偏離等特有風險。本基金可以投資科創板股票,會面臨科創板機制下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包括但不限于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價格波動較大的風險、流動性風險、退市風險等。經富國基金評定,本基金的風險等級為R4中高風險,適合風險承受能力為C4及以上的投資者。本基金風險等級及適配投資者等級以銷售機構評定結果為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