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招聘信息就像逛古玩市場,滿屏的“急招”“高薪”“不限經驗”看得人眼花繚亂。但真正缺人的公司和挖坑等你跳的陷阱,其實都藏在招聘JD的細節里。今天教大家幾招“鑒坑秘籍”,讓你從字里行間扒出公司的底褲。一、真缺人的公司,JD都帶“煙火氣”
崗位描述像產品說明書
真缺人的JD會把崗位職責寫得像宜家安裝手冊——具體到螺絲釘型號。比如“負責抖音直播間從0到1搭建,三個月內達成日均GMV5萬”,這種帶數字、有時間節點的要求,比“負責新媒體運營”實在多了 。要是看到“完成領導安排的其他工作”這種萬金油描述,建議直接劃走——這崗位可能連HR自己都說不清要干啥。
薪資區間精確到個位數
寫著“月薪8-15K”的崗位,大概率真有預算。但如果JD里藏著“底薪 提成上不封頂”“綜合年薪30萬(含期權)”,基本是畫餅專業戶的套路。有個潛規則:敢把五險一金比例、年終獎發放時間寫清楚的,才是正經招人的主兒 。
面試流程堪比通關文牒
真著急招人的公司,JD末尾會寫“三面一天走完”“復試后48小時給答復”。反觀那些寫著“面試流程視情況而定”“需經過5-8輪考核”的,可能HR自己都在湊KPI 。

二、這些關鍵詞=離職率爆表預警
“抗壓能力強”——職場PUA免責聲明
當看到這個高頻詞,建議自動翻譯成“接受加班到凌晨”“背鍋俠優先”。特別是搭配“適應快節奏”時,基本等于告訴你部門人均在職時間不超過半年 。有個業內笑話:某電商公司JD里寫了三次“抗壓能力”,后來被曝出運營崗平均存活期3個月。
“團隊年輕有活力”——管理混亂代名詞
這話翻譯過來是“領導比你小五歲”“規章制度看心情”。特別是搭配“扁平化管理”時,大概率會遇見兩種情況:要么三天兩頭改需求,要么報銷單要找CEO簽字 。
“提供廣闊發展空間”——錢少事多的遮羞布
真正有晉升通道的公司,JD會寫“每年兩次晉升評審”“管培生三年成長為項目經理”。而把“發展空間”當核心賣點的,往往工資比同行低20%,離職率卻高50% 。
“接受階段性高強度工作”——996的委婉說法
這個詞組是黑心企業最后的體面。曾經有求職者信了這話,入職后發現“階段性”=全年無休,“高強度”=一個人干三個人的活,撐了兩個月就提離職 。

三、藏在標點符號里的貓膩
感嘆號含量超標
“急招!!!”“高薪!!!”這種自帶BGM的標題,90%是釣魚崗。正經公司寫JD跟寫論文似的,反倒是刷KPI的HR最愛用感嘆號制造焦慮感 。
括號里的文字游戲
警惕“底薪4000(含全勤獎200)”“雙休(忙時調休)”這種暗坑。曾經有公司把“帶薪年假”寫成“(工作滿三年后享受)”,員工離職時才發現是空頭支票 。
斜杠青年的陷阱
“招聘新媒體運營/社群/文案”這種跨次元組合崗,大概率是找個廉價勞動力身兼數職。某教育機構招“課程顧問/客服/數據分析”,結果員工天天既要做地推又要爬數據,三個月跑光整個團隊 。

四、高階玩家看這些細節
辦公地址精確到樓層
敢寫“XX大廈B座12層1203室”的,八成真缺人;只寫“XX區附近”或“地鐵沿線”的,可能是皮包公司或刷簡歷的 。
JD更新日期藏玄機
掛崗超過6個月還在“急招”的,要么是釣魚崗,要么這崗位有毒——之前招的人全跑了。有個冷知識:招聘平臺顯示的“最新更新”可能是HR隨手點的,要看原始發布時間戳 。
福利清單越具體越真實
“免費零食”“年度體檢”不算真福利,敢寫“每年10天帶薪病假”“結婚禮金2000元”“父母體檢補貼”的才是良心企業。某互聯網大廠因寫明“離婚可申請三天冷靜假”,反而被求職者認為管理人性化 。

最后說句扎心的:現在有些公司玩起“AI生成JD”,用ChatGPT批量生產漂亮話。但再智能的算法也藏不住人性——真缺人的公司會流露急切,想坑人的藏不住貪婪。下次看到“尋找并肩作戰的伙伴”時,不妨反問hr:“上個月入職的戰友還活著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