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由四川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成都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成都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蓉漂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海外重點區域專項賽(德國賽區)在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正式啟幕。
本次賽事聚焦電子信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旨在搭建中德高層次人才交流橋梁,深化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吸引了30支由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亞琛工業大學、日本東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等頂極院校人才組建的參賽團隊,兼具學術深度與產業實踐經驗。
政企學界共話合作新機遇
德國亞琛市前市長、湯若望中德友好合作協會會長烏多·馬特斯(Udo Mattes)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今年正值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十一周年,此次‘蓉漂杯’大賽不僅是德國創新實力的國際認可,更為兩國人才提供了技術轉化與資源對接的全球化舞臺。”他特別提到,亞琛作為德國科技與教育重鎮,與成都、寧波等中國城市長期保持友好合作,期待通過賽事進一步推動跨國技術突破與商業合作。
德國亞琛市前市長、湯若望中德友好合作協會會長烏多·馬特斯(Udo Mattes)
賽事評委、InnerKen天使投資人兼董事劉子未,更是結合自身的職業軌跡,與選手們分享了“資本如何賦能創新”的深度思考:“真正的創新,需要技術的前瞻性,更需要商業的可行性。”
成都機遇點燃參賽熱情
參賽選手紛紛表示,成都優質的營商環境與產業配套是其團隊參賽的核心動力。“Notaris AI文檔智能認證與真實簽署平臺”項目代表田行健認為,作為政府牽頭的創業大賽,“蓉漂杯”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官方賽事背書為項目落地提供了雙重保障,如果能從這樣的比賽中脫穎而出,不僅能得到資金和政策的支持,更能為公司發展贏得更多機遇。”
作為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及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聯合碩士、路演選手晏欣生動地形容自己在“蓉漂杯”里只是一棵小樹,但通過與各路精英的交流與碰撞,她看到自己成為參天大樹的可能。她表示,“與硬核科技的同臺競技,遠超單純比賽的意義”。
創新機制引才聚智
賽事采用“6分鐘路演 2分鐘答辯”模式,由5位中德專家組成評審團,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同步評分。參賽團隊需從技術可行性、市場前景、風險管控等多維度展示項目價值。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賽事專門開通線上路演渠道,吸引歐洲15個優質項目云端競技,彰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開放理念。相關人士表示:這種創新機制不僅考驗了參賽團隊的快速應變與表達能力,也為遠程合作與交流開辟了新路徑。經過激烈角逐,6個項目分獲一、二、三等獎,后續將獲得政策扶持、融資對接等全方位支持。
全鏈服務護航項目落地
2025“蓉漂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海外重點區域專項賽(德國賽區)自項目征集開始,共計歷時2個月,其中以本場比賽為代表的海外重點區域專項賽旨在通過遴選海外優秀創新創業項目,聚焦海內外高端人才和智力資源,著力搭建“共享國際人才”平臺,實現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交互增值,為各類海外人才匯聚成都拓展新通道。
大賽還邀請了風投、基金、銀行等金融機構,整合政府引導基金資源,為項目提供精準對接服務,并開展參賽指導、項目孵化、市場對接等賽事服務。通過全過程轉化體系和豐厚的獎勵支持,助力更多人才(團隊)落地發展。
據主辦方介紹,2025“蓉漂杯”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依托“蓉漂”海外工作站、海外學聯、國別合作園區和國際友城等載體和平臺,選擇人才密集的科技創新策源地,赴海外開展歐洲專項賽、日韓專項賽,提升海外人才參賽便利度,發揮外智作用打好外資、外經、外貿、外宣、外事“五外聯動”組合拳,助推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攜帶優質項目來成都參賽,促進更多擁有國際一流創新產品、技術成果和創業項目的海外人才來成都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