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中,企業不僅是技術創新的“主力軍”,更是人才培養的“蓄水池”與社會責任的“踐行者”。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大電力始終秉持“人才強基、責任興業”的理念,深度參與產學研協同育人,搭建校企合作橋梁,為行業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國家電力及新能源事業注入強勁動能。
?深耕產學研融合,打造創新實踐“新課堂”?
2025年1月14日,山大電力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學習者”——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啟新能,源創未來”社會實踐隊。在邱瑤、徐方舟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學子們走進企業研發中心與智能生產車間,開啟了一場“理論 實踐”的沉浸式學習之旅。
在研發中心,技術人員通過動畫演示與實物拆解,將新能源直流充電樁的“黑科技”娓娓道來:從高效電力轉換模塊到智能控制系統,從充電接口設計到安全防護機制,學子們親眼見證了交流電通過高效電力轉換技術轉化為直流電,為電動汽車注入“綠色能量”,更深刻理解了課堂上學過的電路原理、電力電子技術在現實中的落地應用。而在自動化生產車間,轟鳴的機器聲與工人專注的身影交織成一幅現代工業的生動圖景。從原材料切割到焊接組裝,從零部件檢測到整機調試,全流程智能化生產線讓學子們直觀感受到“智造”的魅力,也讓他們對電氣工程專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聚焦核心技術攻關,鋪就人才成長“高速路”
?山大電力的產學研實踐不止于“參觀學習”,更著力于“深度賦能”。在繼電保護技術研發中心,工程師向學子們展示了企業自主研發的“智慧衛士”——新一代繼電保護裝置。這些裝置搭載高精度傳感器與AI算法,能實時捕捉電力系統“脈搏”,在毫秒級時間內精準切除故障,為電網安全筑起“防火墻”。
山大電力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不僅是技術的試驗場,更是人才的孵化器”,近年來,公司與多所高校開展深度合作,通過“項目制實習”“導師制培養”等模式,讓青年學子在真實項目中錘煉技能、積累經驗。這種“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培養模式,既縮短了人才從校園到企業的“最后一公里”,也為行業輸送了大量兼具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校企共育結碩果,攜手同行向未來?
此次調研實習,讓電氣工程學院的學子們收獲滿滿。他們不僅將課本知識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更在與企業技術骨干的交流中,感受到電力行業的蓬勃生機與使命擔當。此次活動,正是山大電力一直以來深化校企合作、助力人才培養的縮影。公司領導人稱,“我們期待與更多高校攜手,共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行業領軍者。”未來山大電力,也將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堅定的步伐,在踐行社會責任的道路上,書寫屬于中國企業的時代答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