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郭蕊 實習生 楊楠 通訊員 陳晨

在人們的印象中,醫院急救總是由臨床醫護人員沖鋒在前,4月6日傍晚,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8號樓前非機動車停車場東南角卻上演了一場“非典型”的生命救援。一名就診患者突然暈倒,危急時刻,維修中心李亮、賈明山臨危不亂,憑借扎實的急救技能協同施救,成功復蘇患者。這場“跨界”搶救,展現了醫院全員急救培訓的顯著成效。
當日約18點35分,李亮、賈明山正在8號樓前非機動車停車場東南角的圍墻上整理管線,突然聽到“砰”一聲響,一回頭發現有位女孩突然癱倒在地上,李亮、賈明山立即跳下圍墻上前查看,發現女孩面色慘白、意識不清,輕拍沒有反應。危急時刻,李亮、賈明山當即開始實施心肺復蘇,大約半分鐘后,女孩睜開了眼睛,逐漸恢復意識。此時,陪同女孩就診的家屬來到停車場,李亮、賈明山和家屬一同將女孩送入急診后進行進一步治療。經兒科、EICU救治,女孩目前已經康復出院。
賈明山表示,他作為非醫學專業的后勤保障人員,參加醫院組織的急救培訓已成為常態,“我們參加過院里和科里組織的心肺復蘇培訓,急救意識比較強,危急時刻這些技能真的派上了用場。”李亮說:“三院的每一個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這么做的。”

醫院定期組織急救培訓

AED使用培訓
此次成功救援印證了“全員急救”理念的重要性,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要求行政、后勤等所有崗位人員掌握心肺復蘇、AED使用,定期開展應急模擬演練,讓每雙手都可能成為救命之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