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爬個山撿個垃圾,她們覺得很有意義。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南京報業傳媒集團紫金山新聞客戶端推出《城市微光》欄目,在這里,你將見證奮力奔跑的夢想,感受普通人的點點星光。歡迎大家通過“聽語 ”平臺,推薦您身邊的“城市微光”!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李花姜晶晶
爬個山,健個身,還能“順便”撿點垃圾帶下山。近日,有網友@“聽語 ”爆料,南京有一群年輕女性,幾乎每日上山撿垃圾,背著大袋大袋的垃圾下山,已然成為“爬友群”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爬山新玩法:邊燃脂邊“掃雷”,快樂加倍!
“咱們出發咯!”4月15日上午8點30分,陽光柔和地灑在老山腳下,莉莉、顏顏和晉晉3人戴著遮陽帽,腳蹬專業的登山鞋,身上背著輕便的背包,一手拎著厚實的塑料袋,一手拿著長長的垃圾夾,以幾乎一致的“裝備”,精神抖擻地準時現身。
隨后,她們熟稔地開始登山。根據提前電話溝通,記者當天跟隨她們一同開啟這場超燃且有意義的別樣旅程。
剛踏上山路,山間清新的空氣便撲面而來,混雜著泥土與青草的芬芳。一路上,她們一邊爬山,一邊談天說地,歡聲笑語在山林間回蕩。莉莉興致勃勃地分享著孩子在學校的趣事,顏顏則吐槽著家中調皮搗蛋的寵物,晉晉偶爾插科打諢,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氛圍輕松又愉悅。當然,她們的眼睛可沒閑著,時刻“眼觀八方”搜尋垃圾。
“看!那叢蕨菜下面有‘戰利品’!”晉晉突然化身“鷹眼偵探”,順著她手指的方向,顏顏眼疾手快夾起一張被雨水浸透的紙巾。三人組成的“環保特攻隊”默契十足:莉莉負責“戰略導航”,專挑平時游客愛走的“網紅路線”;顏顏是“細節控”,連石縫里的煙頭都不放過;晉晉則像個歡快的“山林百靈”,總能在哼著《挖呀挖》的節奏里發現隱蔽垃圾。
“這會兒垃圾不算多,節假日后的第二天垃圾往往會更多些。”莉莉一邊撿著垃圾,一邊向記者透露。“現在南京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我們也希望這些美景讓更多人享受。你看春天的山林郁郁蔥蔥,如果突然有一片用過的白色紙巾,格外扎眼,嚴重破壞了環境美感。”
在沒有垃圾的路段,她們還俏皮地拍起視頻。莉莉擺出一個夸張的姿勢,晉晉則模仿起搞笑的動物動作,顏顏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并用手機記錄下這些歡樂的瞬間。她們的笑聲,仿佛給寧靜的山林注入了一股活力。
從“三人組”到“小縱隊”:公益磁場太圈粉!
“我原本就是個爬山愛好者,看到垃圾,順手就帶下山了。”莉莉,這位80后的全職媽媽,說起爬山,眼中滿是熱愛。爬山早已成為她日常健身的主要方式,每周她都會抽出幾天時間,來到老山,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今年開春,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爬山時看到路邊堆積的垃圾,心中涌起一股責任感,便自發地撿起垃圾來。當時,她用手機記錄下這一幕,并發布在朋友圈。沒想到,這條朋友圈瞬間引起了朋友們的關注,紛紛留言,覺得這個行動很有意義,還表示也想加入。
“真沒想到,我這一個小小的舉動,能吸引這么多人關注。”莉莉告訴記者,從那之后,她便成了“爬山撿垃圾”小隊的隊長。由于團隊成員大多是80后媽媽,周末需要照顧孩子和家人,所以團隊經過商議,選擇在每個工作日行動。最初,固定參與爬山撿垃圾的只有莉莉、顏顏和晉晉三個人,后來,越來越多的朋友加入進來,現在固定成員有四五個人。“我們當中有位瑜伽教練,她的好多學員也想加入。于是,每周五我就帶著她的學員一起來爬山撿垃圾,每次能有10人左右。”莉莉說道,言語中滿是自豪。
“那需要特殊裝備嗎?”記者好奇地問道。莉莉回應道:“裝備倒沒什么特別要求,不過得有一定的時間和體能,還得愿意做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兒。上山有時存在危險,所以登山鞋必不可少,另外再準備塑料袋裝垃圾,配上一個撿垃圾的夾子就行。其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護環境的心。”
莉莉坦言,她們也是在實踐中慢慢摸索,靠的是一股韌性。起初,因為不熟練使用夾子,手常常被磨出水泡。顏顏伸出手,展示著手上曾經磨出泡的痕跡,笑著說:“一開始真的很不習慣,夾子老是夾不住垃圾,手還疼得厲害,不過現在已經熟練多了。”有時,對垃圾的距離和角度判斷失誤也會有危險。有一次,莉莉的好朋友在撿一處位于陡峭山坡邊的垃圾時,不小心腳下一滑,從山上摔了下來。“手和腿都擦破了,當時肯定疼得厲害,可她一句怨言都沒有,第二天依舊照常上山撿垃圾。”說起隊友,莉莉滿是驕傲,為她們豎起了大拇指。“我們這個團隊,每個人都特別有毅力,大家都是為了讓老山變得更美,再苦再累都值得。”
她們有個小目標:讓“無痕登山”成為新時尚!
沿著布滿青苔的石階往下走,三人的垃圾袋漸漸鼓成“小山包”。路過觀景臺時,莉莉掏出手機播放她們自制的趣味短視頻:前一秒還在嚴肅撿垃圾,下一秒就對著鏡頭跳起魔性的“垃圾舞”——把礦泉水瓶當沙錘,垃圾袋當披風,連垃圾夾都成了“麥克風”。“我們想告訴大家,環保也能很好玩!”顏顏邊說邊把垃圾分類扔進山腳的垃圾桶。
“我們的爬山路線不固定,每一條線路都在探索,走得多的、走得少的路線都會不定期去走走,然后把沿途垃圾帶下山,如今這基本成了我們爬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莉莉介紹,她們會根據天氣、身體狀況等因素,選擇不同的登山路線。有時候,為了清理一些偏遠角落的垃圾,她們會選擇一些人跡罕至的小道,雖然路途更加艱辛,但看到清理后的山林恢復整潔,她們內心充滿了成就感。
談及未來,她們眼里閃著光:“希望有一天,我們會‘失業’——因為再也沒人亂扔垃圾了!”沒有宏大的口號,只有每天實實在在的彎腰與行走。
莉莉說,她深知僅靠她們一個小團隊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更多人增強環保意識。“我們希望大家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也能愛護它,不要隨意丟棄垃圾。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守護好我們的家園,讓青山永遠保持它的美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