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針對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醫生肖飛的一份舉報材料中,一場備受爭議的手術細節浮出水面。舉報信稱,肖飛曾在去年7月份的一臺手術中無故離場,把已經麻醉的患者在手術室“晾”了40分鐘。
對此,肖飛在4月28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提供了一份《關于2024年7月5日手術室糾紛事件的澄清》文件。文件附有相關手術經過和患者的出院記錄。
手術記錄顯示,患者8:13分入室,兩分鐘后完成麻醉前核對,8:51單肺通氣,8:53分時完成術前核對。而沖突爆發于9點左右手術正要開始時。
據肖飛所述,他在手術準備工作就緒后,與護士王某有過往沖突,因為“氣得手抖”,且“平常有高血壓”,“自覺頭暈”和“非常不舒服”,于是“在確保麻醉后的病人很安全”,“且有麻醉醫生、臺上護士在場看護的情況下”,下臺,“摘掉手套、脫手術衣”,“調整身心狀態”,在“平復心情后”返回手術間順利完成了手術。
據手術記錄,這臺手術涉及為一名59歲的女性患者進行胸腔鏡下肺段切除術,整臺手術時間約2小時,術后患者順利康復,第6天正常出院。
這場手術過去后,似乎并未給肖飛帶來過多的影響。根據一份網上流傳的中日友好醫院護士王某與護士長張某的聊天記錄,對于王某反映的肖飛術中突然離場的行為,院方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科室第一時間派出副護士長、主管護師調研工作并維持手術正常運轉;二是針對這一事件,科室將進行相關調研及討論。
中日友好醫院方面未就上述手術的處理結果進行公開回應。不過這一事件經舉報曝光后,引發業內熱議。一位大型三甲醫院外科醫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般來說,如果主刀醫生在手術時突發狀況認為不適合手術,通常需要換一位主刀醫生,而不是把病人扔在手術臺上自行離開,即便是有護士在場看護,主刀醫生擅自離開的情況也是不允許發生的?!?/p>
也有專家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次事件涉及的胸腔鏡下肺段切除術,從麻醉與體位、建立操作孔、肺組織分離、淋巴結清掃到術后的檢查與縫合,一般情況下需要2個小時左右。
“手術室醫護發生爭執的情況并不少見,但一般來說醫生不會扔下病人離開手術室,即使短暫離開也應該馬上返回。”上述專家表示,“現在的爭議點在于他離開了多久,以及當時手術室是否還有留守的助手,這些專業問題都需要出具明確的證據,來評判是否對正常的醫療秩序產生影響?!?/p>
他還表示,無論是何種原因導致的爭執,都應該以患者的生命安全至上,任何借口都不能成為犧牲患者生命安全的理由。
針對醫生在手術過程中的情緒波動,醫學期刊《外科學年鑒》曾發表過一組研究數據,顯示約23%的術中失誤與醫生情緒波動有關。一位肺科領域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種荒唐事竟然發生在頂級醫院,令人大跌眼鏡。即便是醫生對自己的醫術極其自信,也應該控制情緒,不能把患者的生命當兒戲?!?/p>
而公眾關注的焦點還在于引發肖飛和護士沖突的緣由竟是因與肖飛有疑似“特定關系”的規培醫生而起。這也暴露了院方在醫院管理方面的混亂。目前,中日友好醫院已根據相關規定對肖某予以開除黨籍處分,并解除與肖飛的聘用關系。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