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開展了一項備受爭議的大規模“撲殺”行動:動用直升機射殺了大約700只考拉。
一直以來,考拉以慵懶的作風和圓潤的體態,備受人們喜愛。
消息一發布,不僅僅是澳大利亞人怒了,全球范圍都引發了爭議。
面對諸多質疑,維多利亞州官方倒是很“淡定”,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負責人將此舉定義為是“最富有同情心的行動”。
其他專家也表示:這并非輕率之舉,是為了防止考拉遭受更大的苦難而采取的安樂死行為。
原來在今年3月份,因為雷擊,布吉必姆國家公園引發了叢林大火,燒毀了 2200 公頃土地。
這次大火對考拉的影響是巨大的,國家公園對2200只動物進行了檢查,其中近90%是考拉。
這些考拉不同程度出現了燒傷、吸入濃煙、接觸有毒阻燃劑等癥狀,許多沒熬過去就死亡了,還沒死亡的也都身體虛弱,飽受折磨。
即使有幸能存活下來,接下來也要面臨緩慢而痛苦的饑餓。因此這次大火,還燒毀了很多桉樹,桉樹幾乎是考拉唯一的食物。
任由其待在原地繼續惡化,自生自滅,還是出于同情將它們殺死,停止痛苦?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選擇了后者。
空中撲殺,是爭論的焦點
一般來說,要對身體不好的動物實施安樂死,得有一個面對面近距離接觸的檢查,來評估動物“死了”確實會比“活著”好,常見的手段也是注射。
而這一次,無論是評估還是執行,澳洲都動用了直升機,這也是爭論最多的點。
很多網友一直想不明白,坐直升機上評估是否安樂死,評估準嗎?直升機撲殺,真的人道嗎?
按照專家們的說法,該地區地形崎嶇,火災后樹木容易倒塌,人進入這片區域會很危險,加之考拉生活在高高的樹上,即使進去了也不容易接觸到。
在確定其他方法不可行或不合適后,才選擇用直升機。
評估時,動物專家們坐在直升機上,然后是用望遠鏡對動物進行評估,直升機的飛行距離控制在30米以內。
專家們同意安樂死的理由是,他們發現,當直升機靠近時,考拉沒有逃跑的行為,身上大大小小的傷很多,有的考拉還會聚集在光禿禿的樹上,行為也很反常。
這一切恰恰說明這些動物的健康狀況非常糟糕,于是得出安樂死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至于用直升機撲殺是否人道,專家們也有自己的解釋。
他們在正式實施之前,先做了幾次試驗,試驗后由地面獸醫評估,獸醫給出的結論是:“空中射擊既準確又人道”。
最后
用直升機來射殺考拉,還是如此大規模的,在澳洲這是首次。
盡管澳方有自己的“合理解釋”,但網友們并不買賬,紛紛指責當地不作為,救都沒救,就直接無差別射殺,太殘忍了。
動物福利組織稱這種行為是一場災難,尤其是對幼年考拉。
幼年考拉完全依賴母親生存,如果母親被直升機殺死,它沒有死亡,那么它就會淪為孤兒,孤身留在燒毀的灌木叢中,沒有食物,沒有庇護,自然也沒有任何生存的機會。
世界頂尖的考拉種群管理專家斯蒂芬·菲利普斯博士,則認為:這不是“安樂死”,就是“殺戮”。用安樂死一詞只是為了好聽一些,民眾更能接受一些,實際上就是為了控制種群數量。
考拉是澳洲特有的動物,在澳洲大部分地區屬于瀕危物種,但在維多利亞州,它不是,尤其是在布吉必姆國家公園的考拉,可以用“數量過剩”來形容。
這里考拉多,但地少桉樹少,導致資源緊張,殺掉一批,剛好可以緩解這種情況。
深究其背后的原因,菲利普斯博士認為是當地管理不當造成的。
當地為了經濟,砍掉了公園周邊的很多桉樹。沒有桉樹,就沒有了食物和棲息地,考拉不得不到布吉必姆國家公園避難,越聚越多,才有了如今擁擠的局面。
想要杜絕這樣的事情再發生,他認為撲殺不能解決根本,保護環境多種樹才是關鍵。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