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趙奕寧 李明宇 東營報道
他不斷攀登技術高峰,為解決老油田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世界級難題,創新提出新型分子結構,歷經十余年,成功研發粘彈性顆粒驅油劑系列產品,現場應用一舉突破“60%”這個行業內曾經默認的采收率極限。他就是2025年度新時代青年先鋒獎獲得者,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化學驅油劑研發首席專家姜祖明。

油藏經過多年水驅開發和聚合物驅開發后,在地層中逐漸形成大孔道,注入的水和驅油劑沿大孔道流失,無法高效發揮驅油作用。當時,許多生產油區都出現了這種聚驅后油藏注入流體驅油效果不佳的問題,嚴重影響到原油產量。
姜祖明和他的團隊按照油田“固液共存”研發思路,成功研發了粘彈性顆粒驅油劑,創新形成了非均相復合驅油技術。這種驅油體系就像“小米粥”一樣,注入初期用“米粒”堵住大孔道,讓“米湯”進入小孔中驅油,后期“米粒”還可以變形通過孔隙,實現對油藏的全面波及。

這種粘彈性顆粒驅油劑可使特高含水后期老油田的經濟有效開發期延長10年,還填補了國內外技術空白,成為化學驅提高采收率的主導技術之一,引領了化學驅油技術的發展方向。該產品先后獲得了中國專利金獎和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

從“聚合物驅后油藏”到“高溫高鹽油藏”,姜祖明的技術讓“難以開采的石油”變成“拿得住的產量”。
“科研就是在放棄與堅持的斗爭中不斷發展,只有在黑暗中突破思維束縛,堅持走下去,才會看到光亮。”姜祖明實驗室里的瓶瓶罐罐與一袋袋的合成產品,見證著無數個與數據對話的深夜。當被問及攻關秘訣,這位青年科學家總是說:“每個成功產品的背后都是成千上萬次失敗的淬煉,但正是這些‘失敗數據’,鋪就了通向成功的階梯。”

“歷史的接力棒已經交到我們這代人手中,作為新時期青年,我會充分發揮青年人‘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豪情,以源源不斷的創新突破,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用硬核實力書寫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青春答卷!”姜祖明說道。
從微觀分子到宏觀油藏,從實驗室數據到原油產量,姜祖明以分子之力撬動能源革命,新時代青年先鋒——姜祖明,正以敢為人先的創新勇氣,書寫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時代答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