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5月6日消息,近日,特斯拉官方微博發文稱,“堅持視覺處理方案,讓人人買得起安全智能的產品。”
這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因為在中國市場,道路復雜的多,純視覺方案相比激光雷達安全性要弱很多。
更重要的是,華為等國產車企也基本更看重激光雷達。
在特斯拉看來,特斯拉視覺處理方案和端到端神經網絡,以及數十億真實世界數據樣本訓練,實現多場景、更安全的智能駕駛路徑,“特斯拉用實力證明,先進的技術不需要昂貴繁雜的傳感器。”
對于國內車企來說,特斯拉敢這樣發聲是有底氣的。按照專家的說法,國內相關車企在硬件與模型訓練層面相比特斯拉均有差距。
純視覺路線主要從硬件與軟件兩方面提升表現,軟件方面的提升主要依賴數據,大模型訓練需要海量數據,國內車企可能在這個層面不輸特斯拉,但訓練算力普遍不足。
有國內第三方智駕方案供應商直言,在數據方面,特斯拉相比國內廠商確實具備很大優勢,因其具有先發優勢。據他預估,如果一家車企累計銷量超過百萬輛,便會具備“相對可以”的模型訓練數據基礎。
回到中國路況,國內車企沒有激光雷達的輔助駕駛系統“差很多”。
還有國外博主(Mark Rober)就這個問題進行了測試,用激光雷達和特斯拉的純視覺方案來對比,到底哪種能夠更好的應對路況。
測試的結果顯示,特斯拉能夠在多種情況下識別并避開障礙物,但在大霧或大雨等惡劣天氣下表現不佳。相比之下,激光雷達系統在這些條件下表現更好。
最后一個場景是一個畫有假路的墻壁,這個不現實的設計是為了展示攝像頭與激光雷達之間的差異:攝像頭依賴于對障礙物的視覺感知,而激光雷達或雷達則基于實際數據檢測障礙物。
簡單來說,激光雷達不會被表面圖案欺騙,它們只關心是否存在障礙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