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光伏產業受供需嚴重失衡和全行業“價格戰”的影響,企業業績普遍虧損,尤其以主產業鏈制造企業為甚。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萬得光伏指數(866023.WI)30只成分股公司2024年董事長的年薪發現,超過六成(共計20家)光伏公司的董事長年薪超百萬元,部分公司董事長年薪表現和企業業績之間呈一致性,也有“黑馬”公司的“一把手”年薪超五百萬元。
年薪連續兩年領跑的“黑馬”
以2024年財報披露數據來看,光伏板塊總市值前五的企業,董事長并不是該板塊中年薪最高的。
截至5月9日收盤,萬得光伏指數(866023.WI)30只成分股中,總市值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陽光電源(300274.SZ)、隆基綠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特變電工(600089.SH)、晶科能源(688223.SH),總市值分別為1296億元、1131億元、743億元、587億元、558億元,也是該板塊成分股中,總市值超過500億元的全部企業。
按光伏板塊中公司總市值從高到低排列,上述五家光伏企業董事長2024年的年薪分別為388萬元、89.55萬元、357.34萬元、445萬元、0元。其中年薪最高的特變電工董事長張新的年薪位列板塊第三,僅次于聯泓新科和正泰電器,但依舊未上500萬元大關。
2024年,聯泓新科(003022.SZ,總市值201億元)的董事長鄭月明以595.8萬元的年薪位列2024年萬德光伏板塊董事長年薪第一,超越正泰電器(601877.SH,總市值493億元)的董事長南存輝(2024年年薪為579.94萬元)。
這家“黑馬”企業的董事長年薪已經連續兩年“領跑”光伏板塊。2023年,鄭月明的年薪為701.96萬元,僅次于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的1153.95萬元年薪,位列光伏板塊第二。
不過,不同于有“光伏茅”之稱的一體化組件龍頭隆基綠能,聯泓新科算得上是一家“低調”的輔材企業,2020年底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該公司產品主要包括EVA光伏膠膜料、EVA電線電纜料等,屬于光伏產業鏈的輔材環節。
近兩年光伏主產業鏈的全線降價潮也影響到配套輔材企業的盈利表現。2024年,聯泓新科的核心產品光伏膠膜料EVA的價格和盈利能力受光伏市場影響下滑,該公司當年營收下降7.52%至62.68億元;凈利潤下滑47.45%至2.34億元。
為何五家企業“一把手”連年0薪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該板塊過去兩年(2023年和2024年)各成分股公司董事長的年薪情況發現,有5家光伏企業——TCL中環(002129.SZ)、晶科能源(688223.SH)、協鑫集成(002506.SZ)、南玻A(000012.SZ)、山煤國際(600546.SH)的董事長,在過去兩年內在上市公司有過年薪為零元的情況。除部分數據缺失(TCL中環和山煤國際分別未披露2024年和2023年董事長薪酬),剩余3家企業晶科能源、協鑫集成、南玻A的董事長均連續兩年在上市公司領取“零工資”。
不過,這些乍一看零年薪的“一把手”們,實際上多從其他兄弟公司或關聯公司獲取報酬。
TCL中環董事長李東生同時擔任TCL科技(000100.SZ,主營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董事長,過去三年(2022年至2024年),李東生分別從TCL科技領取年薪1037.41萬元、1241.97萬元和1177.66萬元,年薪穩定在千億元以上。
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同時擔任晶科科技(601778.SH,主營光伏電站開發運營、電站EPC等業務)董事長。據晶科科技年報,李仙德近三年每年從該公司獲得的稅前年薪均為252萬元。
協鑫集成董事長朱鈺峰同時擔任協鑫能科(002015.SZ)的董事長。過去三年(2022年至2024年),朱鈺峰從協鑫能科領取的年薪分別為1284.19萬元、428.02萬元和416.54萬元,年薪呈逐年遞減趨勢。
南玻A董事長陳琳和山煤國際董事長孟君雖未直接從公司領薪,但財報顯示他們均在公司的關聯方獲取報酬。
企查查信息顯示,南玻A的法定代表人陳琳名下關聯8家企業。南玻A的多位高管2024年從公司領取超百萬年薪,該公司代理首席執行官何進年薪為400.47萬元,副總裁及財務總監王文欣年薪為300.18萬元。2024年,山煤國際的董監高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420.22萬元,董監高從公司獲得的以前年度兌現的稅前報酬總額831.69萬元。
降薪超九成和年薪翻番背后
除去上述5家公司,萬得光伏指數(866023.WI)板塊剩余的25家公司中,12家公司董事長年薪同比下滑,2家公司董事長年薪同比持平,11家公司董事長年薪同比增長,即A股光伏板塊董事長2024年漲薪和降薪的基本各占半壁江山。
降薪幅度最大的是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其年薪由2023年的1153.95萬元降至2024年的89.55萬元,年薪只有上年同期的8%(縮水超九成)。而漲薪最多的是橫店東磁董事長任海亮,其年薪由2023年的125.39萬元漲至2024年的245.63萬元,年薪幾乎翻番(同比上漲約96%)。
這兩位“一把手”的年薪起伏變化基本與公司的財報業績表現保持一致。
以董事長年薪直降超九成的隆基綠能為例。2024年,該公司實現營收約為826億元,同比減少約36.23%;虧損約為86億元,去年同期利潤約為108億元。鐘寶申在2024年年報《致股東的信》中也直言“2024年是公司上市以來最困難的一年”。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該公司過往公告發現,隆基綠能2024年4月30日發布的《第五屆監事會2023年年度會議決議公告》顯示,會議審議通過《關于2023年度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薪酬考核及2024年度薪酬方案的議案》,董事長鐘寶申、董事兼總經理李振國已承諾,自2024年二季度起本年度不在公司領取工資。
“回顧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凈利潤大幅虧損。我和管理團隊深感痛心,深刻反思。”鐘寶申在2024年財報中表示,2024年業績的大幅下降,外因是行業供需失衡,開工率不足,光伏產品價格持續下跌。行業技術快速迭代,PERC產能淘汰帶來資產減值;內因是公司經營管理中諸多失策的積累。
光伏行業“寒冬”之下,隆基綠能并非孤例。不少企業高管主動降薪,與企業共克時艱。
主營光伏上游顆粒硅業務的“協鑫系”企業協鑫科技(3800.HK)曾于今年3月底公告,公司高管集體降薪90%。
據協鑫科技公告表述,鑒于目前市況及營商環境,朱共山、朱戰軍、孫瑋、蘭天石及楊文忠等執行董事已主動自愿削減年度薪酬,全體執行董事年薪合計削減至約2024年的1640萬元和2025年的約1630萬元。相較于2023年度的1.88億元,此次執行董事薪酬削減幅度超過90%。
有主動降薪共克時艱的光伏企業,也有皆大歡喜的案例。
比如董事長年薪幾乎翻番的橫店東磁,交上了相較同行更亮眼的成績單,2024年實現營收185.59億元,同比略微下降5.95%;實現歸母凈利潤18.27億元,同比增長0.46%。在A股光伏企業“集體虧損”的一年,橫店東磁逆勢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
差異化戰略與公司印尼產能成公司凈利逆勢增長的主要原因。橫店東磁的營收主要來自光伏、磁材器件、鋰電三大板塊,其中光伏板塊收入占比約六成。據橫店東磁財報分析,公司通過實施差異化戰略,前瞻性布局海外產能打開優質市場,同時推動下游電站開發建設,實現出貨量的增長,保持合理的盈利能力。
橫店東磁總經理何悅近日在2024年年度公司股東大會上表示,公司的海外光伏產能布局在現階段可豁免201關稅且不受“雙反”影響的印尼。“美國對印尼征收的‘對等關稅’稅率相對于其他東南亞國家較低并且處于暫緩期,這使得公司的印尼工廠仍具有相對競爭優勢。”
2024年,橫店東磁光伏產品出貨約17.2GW,同比增長73%;截至2024年底,該公司已具備年產23GW電池和17GW光伏組件的生產能力。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