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5月9日消息,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今天發文稱,農村私車普及較低,還有較大的空間,政策應該補貼農民買車。
崔東樹表示,國家購車補貼刺激消費,應該兼顧社會公平,而非簡單的價值考慮。當前許多補貼政策更傾向于有車家庭的換購,這本質上是用公共資源獎勵已完成首次購車的中產家庭。
相比之下,我國仍有大量農民工群體因經濟能力稍差而未買第一輛車,他們的出行效率、工作機會和生活質量因此受限。
老年農民工、新市民等低收入群體若能購車,可顯著提升勞動生產效率。例如,他們能更靈活地跨區域務工,減少通勤時間,增加就業機會;或從事網約車、冷鏈配送等依賴車輛的靈活職業。
在崔東樹看來,對窮人購車給予補貼,本質是幫助他們跨越消費門檻,而非“割韭菜”。
部分輿論質疑“割韭菜”,實則源于既往部分補貼被不當套利或流向非目標群體。若補貼能確保流向真正需要的群體,并通過透明監管堵住漏洞,就能實現社會效率與公正的統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