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5月16日消息,大眾汽車CEO托馬斯·謝弗表示,品牌短期內不太可能在歐洲市場推出增程式動力系統,因為目前傳統的插混已能很好地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
大眾不久前在上海車展發布了ID.Era概念車,這是一款為中國市場設計的大型增程式純電SUV,綜合續航達到1000km。
謝弗指出,增程系統更適用于像ID.Era這樣的中大型車,在歐洲并無顯著應用場景。
他認為,增程技術在中國重新受到關注,在美國的大車上也可能適用,但主要是用于大型車。
對于增程系統在小型車上的必要性,他提出質疑,因為增程技術成本較高,既要搭載大電池,又要配備內燃機,從駕駛體驗和成本角度看,沒有理由同時推出增程系統和插混系統。
謝弗強調,大眾最新一代插混車型具備較強續航和快充性能,無需更換為其他電驅方案。
例如,高爾夫、帕薩特、途觀和探岳目前的方案“無需更動”。
不過,在大型車型上,增程方案是可以的,比如大眾計劃在美國推出的Scout就會采用這一技術。
盡管上海車展期間發布的概念車以中國市場為主,但如果有明確需求和商業可行性,大眾也會考慮推廣至全球。
謝弗表示,他們從未否定將中國特供車推廣到歐洲的可能性,但關鍵在于這些車型在歐洲市場是否有合適的位置,以及是否存在市場需求。
他指出,在歐洲,這類大型SUV市場很小,主要集中在高端品牌,而在中國和美國則不同。
大眾在歐洲更關注的是產品結構和利潤來源,在預算緊張的情況下必須權衡優先級。
因此,這類車型在歐洲不是當下優先考慮的方向。
謝弗還提到,大眾目前在歐洲已推出從ID.1到ID.Buzz的完整電動車陣容,覆蓋從入門級到高端產品,并對此“非常滿意”,但隨著轉型的逐步推進,也不排除新增旗艦車型的可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