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5 月 16 日的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省商務廳副廳長張慶偉就跨國公司對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作出詳細解答。他指出,跨國公司通過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的輸入,已成為山東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之一,“十四五” 期間全省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達 772.6 億美元。

數據顯示,山東 2769 家規上工業外資企業以 7% 的數量貢獻了 14.2% 的規上工業營業收入、22.6% 的利潤和 14.9% 的就業。德國漢高樂泰、英國阿斯利康等世界 500 強企業帶動形成新材料、汽車制造等產業集群,其中新加坡金鷹集團連續增資 27 次,成為外資持續投入的典范。
在創新領域,2020 至 2023 年,外資工業企業研發人員增長 41.3%,研發投入增長 27.7%,60 家外資研發中心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例如,山東中金嶺南與加拿大、法國企業合作研發 “富氧底吹爐音速供氧技術”,提升了有色金屬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產業鏈協同方面,德國漢高樂泰增資 1 億美元建設 “鯤鵬工廠”,鞏固了山東在高端化工領域的核心地位;日本小松在濟寧打造 “主機 配套” 產業基地,吸引 5 家外資配套企業集聚,完善了工程機械產業鏈條。張慶偉強調,跨國公司已成為山東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產業鏈升級的關鍵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