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由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山東省科技館、山東省科技工作者服務中心承辦的山東科學大講堂,在省科技館學術報告廳開講。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概率學家嚴加安,以《淺談科學與藝術》為題,為現場近300名科技工作者、機關干部、科技教師及基層工作者,帶來了一場跨越學科邊界的思想盛宴。省科協同步開啟講座直播,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此次科普盛事。
講座中,嚴加安院士以“大道至簡,大美天成”為核心思想,借助數學、物理等科學領域的經典案例,深入剖析科學與藝術在思維本質和審美追求上的深層聯系。他首先提及被譽為“最美數學公式”的歐拉公式“eiπ 1=0”,指出這個簡潔的表達式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完美體現了藝術創作中“簡約而不簡單”的至高境界,展現了科學與藝術在審美層面的共通之處。嚴加安院士還進一步闡釋了藝術與科學的共性。他表示,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與藝術的交融已成為當今世界科學文化發展的顯著特征之一。
在探討藝術的科學化問題時,嚴加安院士結合當下熱門的AI話題,指出科技與藝術的深度融合正推動著一場全面的藝術革命。并通過展示分形藝術圖片,生動揭示了數字技術的應用對藝術發展的推動作用,讓觀眾看到科技為藝術創作帶來的無限可能。而在談及科學的藝術化問題時,嚴加安院士以《昆蟲記》為例,強調科普作品需要通過藝術手段進行加工。只有這樣,才能讓科學知識更具吸引力,引起大眾的興趣,進而被廣泛接受和喜愛,充分發揮科普作品傳播科學知識的作用。
作為我國概率論與隨機分析領域的領軍學者,嚴加安院士本身就是“科學與藝術緊密結合”的典范。他不僅在鞅論、白噪聲分析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展現了深厚的科學素養;同時在詩詞書法方面也頗有造詣。講座現場,嚴加安院士展示了自己創作的詩詞和書法作品,盡顯藝術風采,并寄語青年科技工作者,希望他們能夠珍惜時間,不負韶華,在科學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
作為山東省科協打造的品牌科普活動,山東科學大講堂自開辦以來始終秉持“弘揚科學家精神、普及科學理念”的宗旨。下一步,山東省科協將繼續推出系列科普活動,推動高端學術資源下沉,助力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為新時代科技強省建設注入強勁的文化動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