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6月14日訊為響應國家集采政策,切實推進國家第十批藥品集采工作的落地實施,濟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部分藥品的規格及生產廠家將進行變更。用于補充人體鉀元素的高警示藥品——氯化鉀注射液,其規格由以往長期使用的10ml:1.0g/支(濃度10%)調整為10ml:1.5g/支(濃度15%)。這一變化雖提高了用藥效率,但也對臨床安全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為高警示藥品,氯化鉀注射液的不當使用可能導致嚴重不良反應甚至死亡。濃度從10%到15%,看似簡單的數字躍升,背后確是配置方法、滴注速度等一系列的變化。一旦用錯,救命藥秒變“索命藥”。
基本區別

配置區別
所需氯化鉀的量和氯化鉀注射液所需要對應的體積:

以配置0.3%濃度,500ml的氯化鉀注射液為例子,如果用原來10%品規的氯化鉀去配置,需要1.5支;而采用最新的15%品規的氯化鉀去配置,只需要1支。
使用注意事項
(一)濃度要求
根據《臨床靜脈用藥調配與使用指南》,外周靜脈補鉀濃度不得超過0.3%(40mmol/L)(即3g氯化鉀/1000ml液體),否則可能引發靜脈炎、血栓甚至組織壞死。
(二)輸液速度
1.常規(1g:10ml)氯化鉀注射液和中標(1.5g:10ml)氯化鉀注射液均不得直接靜脈注射,未經稀釋不得進行靜脈滴注。兩者常規外周靜脈補鉀速度不超0.75g/(10mmol/h)。以0.3%濃度,500ml的氯化鉀注射液(內含1.5g氯化鉀)為例子,500ml液體至少需要2小時滴注完,不宜過快。此外中標藥物15%氯化鉀注射液屬于高警示藥品,因濃度更高,需更嚴格把控速度,補鉀劑量、濃度和速度根據臨床病情和血鉀濃度及心電圖缺鉀圖形改善而定。
2.如果病情危急,對于需要快速補鉀的嚴重低鉀血癥患者,補鉀速度和濃度可以適當調高,但使用期間需嚴密動態觀察血鉀及心電圖等,防止高鉀血癥發生。
(三)溶媒選擇
1.說明書推薦使用5%葡萄糖稀釋。
2.對于一些急性低鉀期的患者,指南建議使用0.9% 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因為,如果使用5%葡萄糖作為溶媒,葡萄糖可能誘發胰島素分泌導致血鉀繼續降低。
(四)特殊人群
1.兒童:小兒劑量每日按體重0.22g/kg(3mmol/kg)或按體表面積3g/m2計算。
2.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的安全有效性尚未確立。
3.老年用藥:老年人腎臟清除K 功能下降,應用鉀鹽時較易發生高鉀血癥。
總結
氯化鉀注射液是一種高警示藥品,一旦使用不當發生用藥錯誤,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傷害甚至危及生命。特別提示:15%氯化鉀注射液不得直接靜脈注射,未經稀釋不得進行靜脈滴注。
臨床上優先需要補鉀,優先選擇口服藥,如氯化鉀緩釋片,安全性更高。最后需要提醒,無論口服還是靜脈使用,需根據血鉀水平動態調整劑量,避免短期內大量使用。(通訊員 韓倩)
魯網濟東洗完熱線:0531-76122110
責任編輯:孟昊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