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2日上證指數創下歷史次高的5178.19點。回望5178點以來,行業指數價格超越2015年年中最高點的行業寥寥無幾,滬指在不同階段由不同行業催化出結構性行情,核心波動范圍為2700點-3600點。
近十年間,A股經歷了估值回歸、產業結構升級,指數雖未重返高點,但一批真正具備成長性的企業穿越牛熊。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統計發現,以申萬一級行業31項指數為基準(2015年6月12日至2025年6月13日收盤,后復權計算),表現最突出的三大行業是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銀行,其余28個行業指數還沒超過5178點時的點位。
行業與個股的分化是過去十年的主旋律,并不是每只食品飲料、家電或銀行股都能跑贏指數或平均水準,激勵的競爭與行業格局改寫過程中,龍頭股才能收獲超額收益,其盈利能力(ROE)和增長質量(現金流)是核心估值的標尺。
十年間,通信、電子、生物醫藥、機械設備等一級行業的170余只細分龍頭股,實現累計漲幅超300%。領漲市場的行業與個股,其背后是宏觀經濟轉型與產業結構升級,記者進一步統計,近十年漲幅前20名個股,主要來自TMT、汽車、設備領域,尤其是TMT中的電子行業(尤以半導體為主),7只股實現10倍漲幅。CPO龍頭新易盛的漲幅一騎絕塵,勝宏科技、興齊眼藥、兆易創新、長川科技等股漲幅緊隨其后,鹽津鋪子、寧德時代、春風動力等股也有10倍以上漲幅。
消費與家電領跑全行業,但分化顯著
食品飲料行業具備剛需消費屬性和永續經營特征,在不斷重復消費的基礎之上,最終形成了食品龍頭超長的企業壽命和龐大的收入利潤規模。
放眼全球市場,食品行業無疑是能夠穿越牛熊的長坡厚雪的優質賽道。過去十年食品飲料也是A股“王者之師”,主要得益于白酒、飲料、休閑零食等子行業的突出表現。龍頭股業績表現充分體現了上述特征,股價累計漲幅亦大幅跑贏上證指數、滬深300等主要股指。
十年食品飲料漲幅前20
細分子行業看,白酒方面,貴州茅臺(600519.SH)漲逾600%,山西汾酒漲超800%,五糧液、瀘州老窖分別漲超400%、300%。過去十年,消費升級推動高端白酒持續擴容,疊加品牌護城河與定價權,龍頭公司盈利增長確定性強,推動股價穩定上漲。另外,安井食品、東鵬飲料、千禾味業、安琪酵母等食品加工、調味品、飲料子行業的龍頭股也實現數倍漲幅。
不過,今年以來資金炒作“新新消費”使得食品飲料內部格局有所改寫,鹽津鋪子和萬辰集團在本月創下股價歷史最高,年內分別上漲39.14%、130%,有友食品、妙可藍多年內分別上漲47.64%、74.3%。白酒股年內維持弱勢調整,貴州茅臺、山西汾酒年內跌超5%,五糧液和瀘州老窖更是跌逾11%。
截至最新收盤日,近十年,食品飲料最能漲的五只股分別是鹽津鋪子、山西汾酒、貴州茅臺、萬辰集團、東鵬飲料,集中在休閑零食、白酒、飲料乳品三大子行業。
家用電器近十年的累計漲幅僅次于食品飲料,代表性企業美的集團(000333.SZ)2015年以來累計上漲292.31%,漲幅領跑行業。三花智控(002050.SZ)、蘇泊爾(002032.SZ)、格力電器(000651.SZ)、海爾智家(600690.SH)、海信家電(000921.SZ)近十年實現股價翻倍或接近翻倍。
強者恒強之際,也有超過六成的家電股近十年的股價下跌,一些耳熟能詳的老牌電器股在列,比如四川長虹(600839.SH)、長虹美菱(000521.SZ)、九陽股份(002242.SZ)、海立股份(600619.SH)、火星人(300894.SZ)等等。
近10年A股漲幅前30,數據來源:Wind資訊、第一財經整理
銀行的十年:迭創新高
銀行股近十年的表現出乎很多投資者意料,其表現大幅好于股票型基金指數和TMT行業指數。
本周五(6月13日)盤中,銀行指數再創歷史最高的7237.72點,年內上漲11.66%,去年以來累計上漲61.4%,較2015年最高點4385.9點,累計上漲65.02%。尤其是最近兩年,資金對高股息風格偏好顯著,銀行指數2024年以來累計上漲61.4%,遠超TMT、新能源等新興領域。
銀行股價也曾經歷過較長時間的低迷,指數一直到2014年才開始明顯走強。2014年申萬銀行指數大漲63.18%,此后再未跌破過2014年的低點。2020年-2023年四年間,申萬銀行指數雖連跌四年,累計跌幅近24%,2024年的漲幅就將前四年跌幅全部收復。
更難得的是,相比食品飲料和家電板塊,銀行板塊的分化程度更小。截至最新收盤日,銀行(成分)板塊42只股,39只股年內上漲。拉長時間看,2015年牛市頂點至今,30只股實現上漲,占總數比重約71%。
近十年,招商銀行漲幅問鼎銀行板塊,累計漲幅達224.14%,也是唯一一家漲幅超過200%的銀行股。同期,“中農工建交”五大行均實現股價翻倍,成都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和杭州銀行也實現十年翻倍。
不過,近10年,基金對銀行股的配置比例整體較低。國泰海通研報指出,2010年以來我國確實邁入了產業快速轉型升級時期,主動型基金的持倉逐漸從傳統的銀行板塊切換至新興產業是順勢而為。從基金季報的口徑看,基金持股市值中銀行股的占比從2009二季度的高點34.7%下降至2014一季度的低點2.3%,之后絕對占比和相對滬深300的配置水平都在低位徘徊。
上述研報列舉了過去十年持續成長的TMT行業作為對比,2015年高點至今TMT板塊估值層面,電子指數PE變化幅度約下降40%、計算機下降41%、傳媒下降51%、通信下降80%;盈利層面(利潤變化),電子增長27%、通信增長30%、計算機下降23%、傳媒下降36%;股利收益率層面,TMT四個行業的股利收益率基本都在5%-10%附近
國泰海通荀玉根認為,從拆解的結果來看,銀行股相較TMT更優的表現主要由兩方面因素驅動:更明顯的低估值安全墊、更高的股利收益率。從更久遠的時間維度進行回顧,銀行股價也曾經歷過較長時間的低迷,銀行股在前期擁有較高的股息率、盈利也維持較高增長的情況下,其指數一直到2014年才開始明顯走強,這背后的關鍵因素主要源于估值水平。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