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青少年近距離領略傳統技藝的獨特魅力,6月14日,江寧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麒麟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鎖石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幸福課堂——“非遺潤童年,文化永傳承”傳統竹編技藝體驗活動。15組親子家庭走進竹編世界,了解竹編歷史、體驗編織技藝,共同開啟一場精彩紛呈的傳統文化探索之旅。

活動伊始,志愿者巧妙運用趣味問答“竹編知多少”迅速調動起了現場的活躍氣氛。孩子們熱情高漲,踴躍發言,積極分享自己對竹編的初步印象。竹編傳承人現場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竹編作品——從日常實用的簸箕到獨具匠心的工藝品,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手工匠人的心血與智慧。
傳承人借助PPT演示,生動形象地講解竹編的發展歷史與深厚的文化價值。在“破竹成篾,化篾為器”的工藝演示環節,傳承人手法嫻熟,將一根根竹子巧妙地變成細長的竹篾,再編織成各種精美的器物,讓大家直觀地感受到了傳統技藝的精妙絕倫。此外,傳承人詳細介紹了十字編、六角編等多種竹編技法,讓大家深刻體會到竹編藝術的豐富多樣性和實用價值。

在傳承人的耐心指導下,親子家庭分組投入到平面竹編技法的學習中。孩子們全神貫注,手持竹篾,小心翼翼地模仿著傳承人的編織動作,眼神中透露出對傳統技藝的濃厚興趣和專注。家長們則在一旁協助孩子固定造型。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精心編織,一個個小巧玲瓏、造型獨特的龍舟掛件逐漸成形。艾草的清香與竹篾的質樸氣息相互交融,為活動增添了一份別樣的韻味。孩子們滿懷自豪地展示著自己的作品,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大家積極分享制作心得,有孩子表示:“原來一根普通的竹子能變成這么美的藝術品,真是太神奇了!”
以竹為媒,以藝傳情。此次“幸福課堂”通過沉浸式的體驗活動,讓古老的傳統竹編技藝變得“看得見、摸得著”,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青少年在這樣的活動中愛上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王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