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市場關注的5月份宏觀經濟數據于16日對外發布。在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韌性和潛力持續顯現。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4%,增速較4月大幅回升1.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上漲5.8%,比4月回落0.3個百分點。1-5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7%,增速較前四個月回落0.3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同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展現出較強的韌勁和活力。今年以來,我國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加快推進“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有力增強了消費活力,帶動了生產增長,促進了轉型升級,充分展現了宏觀政策對穩定經濟運行的重要作用。
付凌暉同時提到,國際環境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經濟長期積累的矛盾仍在顯現,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還需要鞏固。從下階段情況看,我國政策工具箱儲備充足,宏觀政策留有后手,可以根據形勢變化動態調整、積極應對,將繼續為經濟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消費增速大幅回升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大力提振消費是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暢通國內大循環、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關鍵。
從5月份情況看,在“五一”“端午”假期、“6·18”平臺促銷、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等共同作用下,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4%,比上月加快1.3個百分點。1-5月服務零售額增長5.2%,比1-4月加快0.1個百分點。
付凌暉分析,消費增長加快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支撐因素:一是以舊換新政策帶動明顯,二是“6·18”網購促銷拉動,三是假日消費態勢良好,四是消費新動能持續釋放。
數據顯示,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成效持續顯現,帶動了居民消費潛力釋放,相關商品銷售快速增長。5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信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53%、33%、30.5%、25.6%,合計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9個百分點,比上月提高0.5個百分點。
“五一”“端午”假期居民旅游出行明顯增多,“五一”假期國內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長6.4%。各地積極探索文旅消費新模式,以多元化供給為擴大消費注入新動力,文旅休閑、出行服務、聚會就餐等消費較快增長。5月份餐飲收入同比增長5.9%,比上月加快0.7個百分點。1-5月份旅游咨詢租賃服務類、交通出行服務類、文體休閑服務類零售額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付凌暉表示,總的來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不斷顯現,消費市場活力逐步增強。從未來發展看,直播帶貨、即時零售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日益成熟,銀發經濟、首發經濟、低空經濟等快速發展,消費經濟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但也要看到,居民消費能力和信心仍有待提升,消費內生動能仍需增強。
他強調,下階段,要進一步落實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著力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進一步完善消費環境,大力增加優質產品供給,積極推動服務消費提質擴容,促進消費市場穩定發展。
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
今年以來,工業增速維持高位,成為國民經濟的壓艙石。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環比增長0.61%。
付凌暉表示,在宏觀政策發力顯效和產業升級發展帶動下,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工業生產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展現出較強韌性和增長潛力。工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穩步推進,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分行業來看,5月份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和8.6%,繼續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裝備制造重點行業增長較快,5月份汽車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6%和10.2%。從產品看,高技術產品產量快速增長,5月份3D打印設備、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增長40%和11.5%。
值得一提的是,企業效益預期有所改善。今年以來,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為企業經營效益改善創造有利條件。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4%,其中制造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6%。宏觀政策效果顯現,促進企業生產經營預期改善。5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其中生產指數、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分別為50.7%和52.5%,分別比上月上升0.9和0.4個百分點。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指出,5月日內瓦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超高關稅問題得以緩解,中美間貿易往來較4月份部分修復。宏觀政策組合拳、工業企業盈利改善和以舊換新計劃的消費刺激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提供支撐。
付凌暉表示,5月份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新動能不斷壯大,顯示出較強發展活力。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工業品價格低位運行,工業平穩增長依然承壓。下階段,要落實好支持工業發展的各項政策,積極擴大國內需求,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促進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投資增速回落
投資方面,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91947億元,同比增長3.7%;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7%。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6%,制造業投資增長8.5%,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0.7%。
5月以來,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規模超過4400億元,創下年內新高。當月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繼續保持擴張態勢。隨著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發行逐漸提速,疊加超長期特別國債啟動發行,財政資金支持擴大有效投資的資金力度進一步加大。
財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對第一財經分析,面對外部關稅沖擊和國內地產消費回升偏慢的形勢,既定財政政策加緊加快發力已成必然,今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保持在較高水平,繼續發揮托底經濟作用。
他還提到,出口下行、價格盈利偏弱以及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壓力將對制造業投資構成下行壓力,但國內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一攬子擴內需政策加快落地將對投資增速形成一定支撐,2025年制造業投資增速或緩降至8%左右。
付凌暉表示,近期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重要通話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措施框架達成原則一致,就解決雙方彼此經貿關切取得新進展,有利于推動中美經貿關系穩定和可持續發展,也將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面對復雜環境,關鍵還是要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實施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能,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