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ICU 病房外走廊里,家屬們席地而臥、裹被守候的身影,是醫院里最讓人心酸的景象。如今,吉大二院將這份 “守候的艱辛” 化作 “休憩的溫暖”—— 通過改造兩處閑置空間,配備數十張特制陪護床,為重癥患者家屬筑起了能 “伸直腿、閉著眼” 的臨時港灣,讓冰冷的走廊變身有溫度的 “安心驛站”。

從“蜷縮地鋪”到“舒展休憩”痛點改造里的人文關懷
“看著家屬們在水泥地上熬通宵,我們比誰都清楚,這份陪伴背后藏著多少身心煎熬?!?吉大二院院長王海峰談及改造初衷時感慨。過去,ICU 門外?,F家屬自帶被褥打地鋪的場景:走廊嘈雜、地面冰冷,不僅存在安全隱患,更讓本就承受巨大心理壓力的家屬們身體透支。醫院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主動騰挪靠近ICU 病區的閑置區域,用“找地方”的誠意破解“沒地方”的困境。
“放大版”陪護床里的醫者仁心把關懷嵌進細節刻度
后勤團隊的改造方案藏著巧思:借鑒兒科輸液躺椅的舒適設計,為成年家屬定制“加大號”規格 —— 床體長度足以讓成年人舒展四肢,支撐性框架兼顧承重力與舒適度,搭配簡易床墊和基礎照明、充電設施,每個區域還安排專人清潔維護。亞泰院區兩處改造空間內,數十張陪護床整齊排列,從“望地興嘆”到“躺臥休憩”,方寸之間的升級,承載著醫院對家屬需求的精準回應。
從“鬧心守候”到“暖心??俊奔覍俚摹芭u” 是最好答卷
“以前打地鋪整夜睡不著,現在能躺下瞇一會兒,身體放松了,心里也覺得醫院真把我們的難處放在心上?!奔覍偻跖康母锌莱鲈S多人的心聲。

另一位家屬李先生則坦言:“這張床就像‘加油站’,讓我們有氣力繼續守著親人。” 這種從身體到心理的雙重慰藉,正是醫院黨委書記秦彥國所說的“對老百姓好,要落在實處”—— 把 ICU 門外的“地鋪痛點”變成 “服務暖點”,讓人文關懷不僅存在于救治技術中,更滲透在等候區的每寸空間里。
如今,陪護床區域的暖光燈下,不再是蜷縮的身影,而是家屬們短暫休憩的安穩面容。吉大二院用 “一張床” 的改造,詮釋著醫療服務的溫度:當醫院開始關注“患者背后的家屬”,當救治場景延伸至“等候區的需求”,醫學的人文之光,便真正照進了每個與病痛抗爭的家庭。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越明
圖片由吉大二院提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