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共同翻開一本泛黃的日記 —— 那些工整的字跡里,藏著一個年輕人最樸素的信仰與最熾熱的情懷。1959 年的那個雨夜,雷鋒用被子護住 7200 袋水泥的身影,早已超越了時光的刻度,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中定格成一座精神的豐碑。或許有人會問:在這個高速運轉的時代,重讀一本 60 多年前的日記,意義何在?當下,當物質的豐富與精神的困惑時常碰撞,雷鋒日記里那些關于 “為人民服務” 的樸素誓言,那些在平凡崗位上發光發熱的執著,恰如一束穿透迷霧的光,照亮我們對 “人生價值” 的終極追問。接下來讓我們回到1959年的那個夜晚......
1959年,11月14日。 今天,我感到特別的高興,一天緊張工作過后,一點兒也不覺得疲勞,我感到渾身是勁,深夜了,我還坐在車間調度室里,看一本學習毛澤東同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書,真使我看得入了迷,越看越使我感到毛主席的英明和偉大。 深夜11點鐘了,走出門外,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這時突然下起雨來了。陳調度員說,我們建筑焦爐工地上,還散放著7200袋水泥。陳調度員急得一時手足無措。……雨越下越大,這時,我猛然想到了黨的教導,要我們愛護國家財產,又想到了我是一個共青團員。想到這些,一種無窮的力量鼓舞著我,急忙跑到工地,用自己的被子,并脫下了衣服,搶著蓋在水泥上。后來,我又跑到宿舍,發動了20多個小伙子,組織了一個搶救水泥的突擊隊,有的忙著找雨布,有的忙著找蘆席,蓋的蓋,抬的抬,經過一場緊張的戰斗,避免了國家的財產受到重大的損失。 這時,我才松了一口氣。抹掉了頭上的汗,帶著樂觀的心情,昂首闊步回到了宿舍,回憶自己為國家、為黨做的一點點工作而高興
讀完 1959 年 11 月 14 日的雷鋒日記,我深受觸動,雷鋒同志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從日記中,我們看到了雷鋒對毛主席的崇敬與熱愛。他在緊張工作后,仍堅持學習毛澤東同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書籍,并深深為之著迷,這種對知識的渴望、對黨的理論的深入學習,為他的行動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這讓我認識到,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能為我們的人生指引方向,給予我們前行的動力。
而當深夜大雨傾盆,面對工地上散放的 7200 袋水泥,雷鋒同志的行為更是展現了他高尚的品格。他首先想到的是黨的教導和自己作為共青團員的責任,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被子和衣服去保護水泥。他的這種行為,不僅僅是對國家財產的愛護,更是一種對責任的擔當,對集體利益的無私奉獻。在那一刻,他將個人的利益置于腦后,全身心地投入到保護國家財產的行動中。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在當今社會依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它提醒著我們,在面對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抉擇時,要以集體利益為重,要有舍己為人的勇氣和擔當。
此外,雷鋒同志還積極發動其他小伙子,組織起搶救水泥的突擊隊,共同完成了保護水泥的任務。這體現了他強大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他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團結眾人,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戰勝困難。這種團隊協作精神,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都至關重要。
最后,雷鋒在完成任務后,帶著樂觀的心情回到宿舍,為自己能為國家、為黨做一點工作而感到高興。他的這種樂觀態度和對自己行為的認同感,反映了他內心深處對奉獻的熱愛和對自己價值的深刻認知。他深知,自己的每一個行動,無論大小,都對國家和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這種對自我價值的正確認識,讓我們明白,只要我們心懷善念,積極行動,為社會做出貢獻,就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快樂。
雷鋒同志在這篇日記中所展現出的精神品質,如對黨的忠誠、對國家財產的愛護、無私奉獻的精神、團隊協作能力以及樂觀向上的態度,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應當以雷鋒為榜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踐行雷鋒精神,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中建六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 惠運達)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