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王玉婷 許曉婷 通訊員 王潔)近日,市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上線“環保智能小助手”,接入市數據管理局本地部署版DeepSeek大模型。通過智能知識庫及智能問數兩大“法寶”,為環境保護一線執法、政策研究等場景提供幫助。
“為進一步深化‘AI 政務’融合應用模式,基于市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我們接入廈門市數據管理局本地部署版DeepSeek、通義千問大模型,創新搭建了‘環保智能小助手’。”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程序已上線智能知識庫與智能問數兩大核心智能體應用。
在智能知識庫中,“環保智能小助手”導入了大氣、水、土壤、環評、應急等領域的250余項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及標準規范,依托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是當下熱門的大模型前沿技術之一)檢索增強技術,具備內部知識庫優先檢索和結合DeepSeek各類知識庫同步分析的能力,顯著提升環保信息查詢的準確性與效率,為一線執法、政策研究等場景提供幫助。
智能問數應用,則重點聚焦大氣環境等場景,基于市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通過接入DeepSeek,可實時解析監測數據、考核指標及標準規范,支持重點數據的查詢、異常預警、統計報表生成等功能,減輕逐一查詢和手工統計分析的工作量。同時,結合空氣污染溯源模型,能夠輔助精準定位污染源,為快速、準確地查找和鎖定污染源頭提供有力的科學支撐。
“比如,利用空氣污染溯源模型,我們通過整合氣象數據、污染源排放清單和企業在線監測數據,結合污染物遷移轉化知識圖譜與流體力學擴散模型,自動解析污染時空關聯性并生成動態傳播路徑,快速鎖定污染源及影響范圍,一鍵輸出溯源推演內容與治理建議,助力生態環境管理科學決策,提升污染溯源效率與治理精準度,有效為大氣環境的協同應用按下‘加速鍵’。”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舉例道。
據悉,下一步,市生態環境局將建立健全運維管理機制,持續優化算法模型。同時,逐步提升工作人員智能化工具使用能力,共同提升AI工具的實用性與適配性,賦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質增效,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堅實支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