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連寧燕
加強銀企對接、引導信貸資源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是一直以來的工作重點和努力方向。近日,在威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威海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鄭斌介紹,截至4月末,威海市本外幣貸款余額6231.47億元,增幅5.75%。其中,制造業貸款余額755.65億元,增幅6.83%,高于全部貸款增速1.08個百分點。下一步,威海市財政局將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暢通銀企對接渠道,為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提供更多融資支持。
建立了制造業企業融資需求、銀行信貸產品、金融惠企政策“三張清單”。在企業需求端,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和各區市全面摸排威海市制造業企業融資需求,實行清單化管理。在銀行供給端,面向全市31家銀行,梳理了制造業適用金融產品的清單。在惠企政策端,歸集分類國家、省、市各項金融惠企政策,以“明白紙”形式梳理形成政策清單。下一步,將及時更新“三張清單”并在銀企間雙向推送,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提升政銀企合作成效。
持續深化銀企對接。今年以來,共組織開展各類銀企對接活動6場,促成融資276億元。下一步,將聯合工信、科技、商務等部門圍繞專精特新、科技創新、外資外貿等領域,精準開展行業對接、專場對接。同時,指導各區市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銀企對接活動。并持續深化金融伙伴機制,圍繞經濟金融高質量發展同題共答、同向發力,制定《2025年“金融匯?產融共興”工作方案》,以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入開展科技創新金融培育、匯綠成金等金融服務十二大專項行動,全面建立“金融伙伴”聯動機制,“一企一策”為企業提供綜合性融資服務,目前累計對接企業及重點項目融資需求2751條,解決融資199.28億元。下一步,將進一步發揮金融伙伴的作用,鼓勵銀行機構積極向上對接爭取資源,匯集更多信貸資金,向威海市制造業企業傾斜。
同時,放大惠企政策效能。近期人民銀行推出了包含數量型、價格型、結構型三大類共十項措施的一攬子貨幣政策。下一步,將會同人民銀行威海市分行、威海金融監管分局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引導銀行加大對制造業的信貸投放力度。同時,用足用好科技支行、人才貸、知識產權質押等金融惠企政策,優化政策運行機制,推動業務擴面增量。另外,在發揮好銀行融資主渠道作用的基礎上,還將大力推動制造業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利用股票、債券等手段拓展直接融資。上月,山東威高血液凈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是我省2025年首家境內上市公司。下一步,將繼續抓實這項工作,推動威海市制造業企業多上市、快上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