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英國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維持在4.2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決議公布后,英鎊匯率短線小幅走低。截至記者發稿,英鎊對美元盤整于1.3410。英國國債收益率亦出現小幅下行,對利率政策敏感的英國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1.3個基點至3.887%。
此次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 MPC)以6票支持維持利率、3票支持降息25個基點,通過了維持利率的決議。此前接受調查的數十位經濟學家均預計英央行本次決議將按兵不動。貨幣市場定價也顯示,交易員幾乎認定英國央行不會在本次會議上調整利率。
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Andrew Bailey)在聲明中稱,盡管今天維持利率不變,但利率仍處于逐步下降的趨勢;當前全球形勢難以預測,注意到英國勞動力市場出現疲軟跡象,將密切關注其對通脹的影響。
有市場分析指出,英國央行選擇觀望的背后,是對經濟數據和風險因素的綜合權衡。一方面,英國通脹率依然高企,令決策者擔心過早放松政策可能導致物價壓力卷土重來。另一方面,英國經濟出現放緩跡象,中東地緣政治局勢和全球貿易前景的不確定性,也增強了英國央行維持當前利率政策甚至進一步寬松的理由。
英國通脹仍然高企
英國央行5月曾如期降息25個基點,將基準利率從4.5%下調至4.25%;但降息后通脹意外反彈至一年多來高位,同時中東地緣沖突升級推高了國際油價,使政策環境愈發復雜。決策者愈發憂慮所謂“第二輪效應”,即物價上漲向工資傳導,可能令通脹在較長時間內居高不下。
從通脹數據來看,英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雖較此前峰值大幅回落,但目前仍明顯高于央行2%的物價穩定目標。最新數據顯示,英國5月CPI同比上漲3.4%。盡管這一漲幅符合預期,并略低于4月份的3.5%,但在西方主要經濟體中仍屬最高行列——已公布5月數據的16個西歐經濟體中,英國以3.4%的通脹增速位居首位。
英國通脹在今年3月曾一度降至2.6%,接近英國央行的目標水平,但4月受能源價格等因素影響,重新攀升至3.5%,為15個月來新高。
市場加大英央行下一步降息押注
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普遍預計,英國央行決策者將在8月份的下次議息會議上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并在第四季度再降息25個基點。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經濟學家杰西卡·欣茲(Jessica Hinds)稱,盡管此次按兵不動在意料之中,大多數委員支持按兵不動也不意外,但會議紀要和貝利的評論暗示英國央行計劃在今年內進一步降息。
GTC集團首席分析師賈米爾·艾哈邁德(Jameel Ahmad)則向第一財經表示,需要警惕過去一周中東地緣政治局勢的發展,以及美國干預可能性上升是否會進一步加劇經濟前景的壓力。
有分析指出,全球貿易摩擦、地緣政治沖擊等外部風險可能限制英國央行的政策靈活性:一旦外部沖擊導致英國經濟雪上加霜,英央行可能不得不考慮更大幅度或更快速的降息來提供支持;反之,如果外部環境改善、通脹回落提速,則英央行也許會提前結束降息周期。
英國央行前副行長約翰·吉夫(John Gieve)日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亦表示,中東地區的沖突使情況進一步復雜化,“首先,它可能影響油價,從而進一步推高通脹……其次,它可能擾亂世界經濟和貿易,這又將對經濟增長造成下行壓力,而這正是英國央行目前的處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