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9日,在第三十一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貴州館內(nèi),《中國改革開放》作者分享會順利舉行。該書第一卷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述出席活動,現(xiàn)場分享了自己對改革開放的切身經(jīng)歷與創(chuàng)作體會。

“這本書是寫給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的,也是寫給我們自己、后代和世界的。”陳述表示,從世界歷史角度看,中國的改革開放堪稱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的一次偉大進步,將這一歷史巨變真實還原、準確記錄,是歷史研究者的職責所在。

陳述回顧了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我已經(jīng)70多歲了,是改革開放的經(jīng)歷人,也是受益人。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的今天。我得以參加高考,走進大學,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理解中國發(fā)展的方向,也親身參與到這一歷史進程中。”他說,正因如此,在撰寫過程中常常帶著深厚的代入感,“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場歷史變革的見證者與參與者。”
據(jù)介紹,《中國改革開放》叢書由貴州人民出版社與北京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歷時五年完成,全面梳理1978年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政治邏輯、經(jīng)濟轉型和社會變革。全書分為四卷,涵蓋1978至2023年四個重要階段,既有宏觀政策的演進,也有細致入微的口述史料與檔案披露。

“我們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注重大歷史觀的把握,努力處理好改革開放前后的關系。”陳述表示,編寫團隊不僅注重理論體系構建,也對大量文獻、數(shù)據(jù)、回憶資料進行了系統(tǒng)挖掘,確保史料的權威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該書以嚴謹清晰的邏輯、翔實豐富的資料,重構改革敘事,兼具學術價值與大眾可讀性,被認為是新時代講好中國改革故事的重要成果。它不僅展現(xiàn)了40多年改革開放的重大事件、關鍵節(jié)點與制度變遷,也深刻總結了其中蘊含的治國理政智慧和歷史經(jīng)驗。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馬圣耘 漆云 陳美伊 張麗
編輯 駱航念
二審 李劼
三審 周文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