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踏醫院門檻時,心中的理想單純而執著,只愿做一名純粹的外科醫生。那無影燈下刀尖上的方寸戰場,就是我夢想的疆域——每一針每一線縫合的不僅是病人的創口,更是我年輕而躍動的心愿。

日夜奔忙中,我慢慢體悟到了身份轉換中那更深沉的使命。從前做外科醫生,面對的是眼前這一個病人,在手術臺上施展技藝,救的是“點”;如今身處醫務科,則須面對整個醫院系統的運行,守護的是“面”,是醫院整體醫療質量之根基。每一次醫療糾紛的艱難化解,每一次流程制度的精心優化,每一次院內診療規范的打磨完善——這些看似平常的管理工作,皆如無聲春雨,悄然滋潤著無數患者的安全與信任。

如今回望過去,當初選擇放下手術刀,并非背離了“治病救人”的本源,而是選擇以另一種更宏大的方式去守護。手術刀治愈的是可見的創口,而醫療管理愈合的則是無形的系統裂痕。這崗位所要求的,是既懂臨床語言,又通管理之道的橋梁;是既敢于直面矛盾,又能耐心疏導的“守門人”;在維護醫生尊嚴的同時,更要將患者權益放在首位,尋求二者之間的平衡。
此時窗外晨光初露,醫院大樓在曦光中漸漸蘇醒。我仿佛又聽見了手術室那熟悉而令人心安的器械輕響,看見病房走廊里穿梭的白色身影。崗位雖變,初心卻如磐石不移。只是這份初心,已從手術臺上專注的燈光,擴展為照徹整個醫院運作的明亮曙光:這光,終究是為了給更多在病痛中跋涉的人,照出一條更安全、更溫暖的路。
來源:玉屏人民醫院
一審:陳琴
二審:林秀姜
三審:文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