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集證據:保留開發商的宣傳資料、廣告、沙盤模型照片、銷售人員承諾的錄音錄像或聊天記錄等,以及購房合同、發票等相關文件,以證明開發商存在虛假宣傳行為以及自己的購買情況。
2、與開發商協商:主動與開發商溝通,指出其虛假宣傳行為,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如賠償損失、采取補救措施等,并以書面形式記錄協商過程和內容。
3、向相關部門投訴:若協商無果,可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請求依法查處開發商的虛假宣傳行為。也可以向房地產主管部門反映情況,要求其對開發商進行監管和處理。同時,還能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尋求調解幫助。
4、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如果以上途徑都無法解決問題,可以委托律師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開發商承擔違約責任,賠償損失,甚至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請求撤銷購房合同。此外,若虛假宣傳行為涉嫌詐騙犯罪,可報警處理。
如何確定開發商宣傳資料的法律效力
1、內容在開發規劃范圍內:宣傳內容需是針對商品房開發規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如小區內的房屋結構、配套的車庫、電梯等。
2、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內容應明確具體,如“小區綠化率達到80%”“每單元配有日本原裝三菱牌電梯二部”等。而“溫馨家園”“典藏非凡品質”等模糊、煽動性語言不具有法律效力。
3、對合同訂立及價格有重大影響:宣傳內容對購房者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和房屋成交價格產生重大影響,如因宣傳的優質配套設施或優惠活動而決定購買房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