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津塘沽機場乘直升機起飛,航行40分鐘即到達離岸120公里外的一塊巨型甲板上。這是中國海油(600938.SH/00883.HK)位于渤海中部海域的一處作業平臺,其所服務的對象是渤海首個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凝析氣田。
自2023年一期開發項目投產以來,渤中19-6凝析氣田日產油氣當量已超過5600噸,并逐步發展為12座生產設施、1座天然氣處理終端的規模,通過棧橋與渤中19-2油田相連,構成“油田 氣田 岸電”模式的五星連珠油氣生產集群,以及7座無人機構平臺環繞的生產格局,為京津冀及環渤海地區清潔能源穩定供應提供重要支撐。
這是中國海油增儲上產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從陸地走向海洋的探索。2019年,國內啟動油氣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此后中國海油一直是全國油氣的增產主力。到2024年,其海洋原油增產量占全國總增量約80%,其中渤海油田原油增產量占中國海油原油總增量約70%,該油田今年的計劃是油氣產量首次超過4000萬噸油當量。
海上勘探開發技術難度遠超陸上作業,在此情況下,中國海油渤海油田如何實現今年上產目標,并保障桶油成本優勢?在國內“雙碳”目標下,傳統油氣公司又該如何參與綠色低碳轉型?
近日,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團來到渤海油田,探尋“海上大慶”經驗。
如何建成“海上大慶”
渤海油田是國內海洋石油工業的發源地。新中國成立伊始,全國僅有陜西延長、甘肅老君廟等油田,原油年產量10萬余噸。1965年1月,石油工業部提出“要在海上建平臺,勘探開發我國的海洋石油”,渤海油田勘探開發工作自此展開。
經歷60年發展,渤海油田已建成約60個在產油氣田,200多座生產設施,礦權面積超3萬平方公里,是目前國內海上最大的集勘探開發、工程建設、生產運行于一體的油氣生產基地。2019年以來,渤海油田產量持續攀升,原油日產量突破10萬噸大關,占全國原油產量近六分之一,相繼建成中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第二大油氣田。
作為不可再生能源,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逐漸遞減是油氣田生產過程中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因此,“全球石油公司都積極探索從陸上走向海上,從淺海走向深海。”中國海油相關負責人稱,未來深海油田開發潛力巨大,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全球七成油氣資源深埋于海洋,其中超過四成分布在300米以上的深水及超深水區域。
而走向深海意味著勘探開發要面臨更高瓶頸。近年來,渤海油田在勘探開發理論和技術上持續突破,連續發現渤中19-6、墾利6-1、秦皇島27-3等多個億噸級油田,為油氣增產提供穩定基礎。
例如,中國海油在海上稠油熱采開發技術上獲得系列突破,助力錦州23-2、旅大21-2等非常規稠油油田高效開發,支撐熱采產量實現從30萬噸增至100萬噸。
再如在工程領域,中國海油取得深水油氣裝備自主設計建造安裝關鍵技術重大突破,具備根據不同油田、不同海域,自主設計制造不同類型深水油氣裝備的能力。亞洲首艘圓筒型FPSO“海葵一號”和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臺“海基二號”在流花11-1/4-1油田的順利投用,就開創亞洲首例“深水導管架平臺 圓筒型FPSO”開發模式,可將流花11-1/4-1油田生產壽命延長近30年,并降低項目開發成本,使大量潛在的深水邊際油田開發成為可能,為高效開發類似深水油氣田提供全新方案。
拍攝/第一財經郭霽瑩
“‘十五五’期間,渤海油田的規劃是建成渤海萬億立方大氣區。”中國海油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為了保證上產工作及后期油氣穩產,公司既要堅守“避免非計劃關停就是增產”的底線思維,保證現有開發井的投產,也要保證后期新平臺建設跟進,不斷有新的產能貢獻產量。而能否有新平臺跟進取決于是否有新的勘探發現。截至去年底,渤海油田證實凈儲量22.4億桶油當量(約合3.06億噸),占中國海油總儲量約三成。
今年一季度,渤海油田油氣產量首次單季度突破1000萬噸,同時海油墾利10-2油田三座生產平臺正在進行海上調試,計劃年內投產。
如何兼顧低碳與效益開發
受全球氣候目標、宏觀環境及需求等影響,去年下半年開始,國際油價整體有所回落。反映在業績上,今年一季度“三桶油”原油平均售價出現回調,導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幅放緩。
但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海上油氣勘探開發難度高于陸地,中國海油同期桶油成本仍能保持28美元左右、三家公司中的最低水平。新形勢下中國海油如何實現效益開發成為在場調研媒體最關心的話題。
對此,中國海油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公司自2014年啟動降本增效戰略,以最嚴格尺度衡量每個項目的經濟性,并通過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等手段攤薄成本,促進效益開發。他舉例稱,當前通過工程標準化的管理創新,時間已大幅縮短至3-5年時間。“以前各個平臺長得不一樣,現在通過模塊化組裝,能實現全國性統一,一拿到項目審批文件就能即刻發出模組進行安裝。”
此外他透露,中國海油正通過數字化手段提速增效、優快鉆井,未來的計劃是實現全自動鉆井。以渤中19-6氣田為例,該氣田通過科技創新和數字賦能,以極精簡人員組織架構管理起這塊千億方大氣田。
面對油氣增儲上產和綠色低碳協同問題,渤海油田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更好地保護”發展理念和“存量爭優,增量必優,多元互補,科技創新”的能源方針。例如,渤海油田五星連珠周邊鋪設有10條海底電纜,將陸上電引到海上,替代原有平臺油氣發電方式,此岸電應用工程已成為國內最大規模海上油田群岸電工程。
中國海油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渤海油田還將建成中國北方海上最大的CCUS中心,實現二氧化碳產、注、儲一體化,構建海洋能源循環利用新模式。
同時,中國海油還從源頭節能降耗。以渤中19-6氣田為例,該氣田精細管理設備運行功耗,多措并舉實現節能降耗,每天減少電力消耗1.33萬度,折合每年節電480多萬度,節省電費超360萬元。
公司自實施降本增效戰略以來,桶油主要成本已從2013年的45美元降至如今約28美元水平。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