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前,康康因劇烈嗆咳、嘔吐被緊急送往泰安市婦幼保健院,救護車的警報聲在深夜瘋狂閃爍,康康渾身青紫的蜷縮在暖箱里,生命如風中殘燭,在死亡邊緣搖搖欲墜。入院后,確診為先天性食道閉鎖合并氣管食管瘺,及時手術成功將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十二年后,康康重返醫院復查,并為其主治醫師封醫生送上了一面錦旗,這段跨越十二年的醫患情緣,背后的故事令人動容。

氣管食管瘺是氣管與食管之間的異常通道,會導致食物、分泌物等進入氣管,引發嚴重的肺部感染、窒息等,每一滴的乳汁都可能成為奪命的毒藥。康康入院時情況危急,生命體征極不穩定,隨時都有生命危險。面對緊急且棘手的病情,封醫生迅速組織多學科專家會診,制定詳細的手術方案。
手術過程中,每一步都充滿挑戰,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嚴重后果。但憑借著他豐富的經驗、精湛的醫術以及高度的責任心,經過數小時的緊張奮戰,手術終于成功完成,康康的生命得以挽救。盡管手術成功進行了食道吻合,但是術后的恢復艱辛且漫長,就在大家滿懷信心精心護理的術后第3天,年輕的母親卻毅然決然地辦理了自動出院,帶著還插著胃管的康康離開了醫院。
“每2小時胃管內注奶5ml,頭孢克肟胃管內注入一天兩次,調整床頭角度,減慢注奶的推注速度,配方奶的沖配方法,奶量的調整方案,胃管的使用固定方法,孩子出現嗆咳的處理。”封醫生翻出當年的記錄本,密密麻麻的記載著此后3天的電話追蹤。康康因營養不良日漸凹陷的囟門,微弱的哭聲,以及孩子母親絕望的啜泣聲時刻充斥著封醫生的內心。
離院第4天,封醫生驅車30多公里來到孩子家,他紅著眼眶抱起輕如棉絮的嬰兒“孩子我帶回醫院,費用的事我們一塊想辦法”。二次住院的 1周里,醫生護士輪流值守,及時調整抗炎營養方案,康康逐漸康復,臉色紅潤,哭聲響亮。康康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康復過程。
封醫生時刻關注康康的病情變化,精心治療,給予家屬心理上支持和鼓勵。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康康的身體逐漸好轉,最終康復出院。時光飛逝,十二年過去了。康康再次來到醫院進行復查,各項指標均顯示正常。看到康康健康的模樣,感到無比欣慰,康康媽媽特意制作了一面錦旗送到我們的手中,滿含熱淚的說“謝謝你們沒有放棄我的孩子,”錦旗上的“大醫精誠,再生父母”幾個大字,承載著康康及家人對我們醫護團隊深深的感激之情。
這面錦旗不僅是對醫院的認可和肯定,更是對醫院工作的激勵和鞭策。從十二年前的生死救援,到十二年后的健康重逢,這段醫患故事見證了生命的頑強與奇跡,也詮釋了醫者的使命與擔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