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期,合肥市遭遇連續高溫天氣。為了保障環衛工身體安全,全市城管部門已啟動高溫環衛作業應急預案,當氣溫達到35℃以上時,10:00-16:00時段暫停戶外環衛人工清掃保潔作業;氣溫超過40℃時,全天禁止戶外環衛人工作業。
烈日下,他的衣服濕了一遍又一遍
7月3日下午4點,驕陽肆意炙烤著大地,廬陽區長江路的路面上升起騰騰熱氣,室外氣溫達到了38℃。此時,廬陽區城管局的環衛工人陳恩光師傅正站在市府廣場花園西巷圍墻邊,仰著頭仔細地清理著墻上的“牛皮癬”。由于“牛皮癬”張貼的位置較高,陳師傅踮起腳,手握鏟刀用力地一點點清理著,豆大的汗珠順著他的臉頰滴到了脖子里。
“我們的工作是輪班制的,下午班是從下午4點工作到晚上10點,這段時間最熱,工作久了感覺人都被'烤熟'了。”陳師傅說。十幾分鐘后,沿街墻上3、4處“牛皮癬”終于被清理干凈。這時一陣微風突然吹來,本該能涼快一會兒的陳師傅卻更忙碌了,長江路上一些樹葉沙沙地被吹落到了馬路上,混合著塑料袋之類的垃圾四處飛舞。陳師傅趕緊拿起掃帚追著垃圾清掃,高溫再加上劇烈的運動,他的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浸濕。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清掃,陳師傅總算把路面的漂浮物打掃干凈,路面也恢復整潔面貌。他回到路邊從環衛工具包里拿出水杯,一口氣把杯子里的水喝了個精光。身上流出的汗早就浸透了工作服,頭發都能擰出水來。“衣服基本都是一遍遍地濕,一個下午要喝四五瓶水。”

40℃以上完全停止戶外環衛工作
面對近日持續高溫天氣,合肥市包河區城管局環衛服務中心于7月2日起啟動高溫作業應急預案,實行分級響應機制。日最高氣溫達到 35℃以上、37℃以下時,停止當日 10:00-16: 00 時間段的戶外環衛人工清掃保潔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 37℃以上、40℃以下時,戶外環衛人工清掃保潔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 6 小時。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的,停止當日戶外環衛人工清掃保潔。同時采取“機械化補位 應急小組巡查”模式,確保高溫時段城市環境衛生標準不降低。
7月3日上午8時許,在濱湖新區韶山路上,環衛隊長張金武正沿線為一線工人發放礦泉水。“我們每天會給大家發放綠豆湯、礦泉水和防暑降溫品,也會加強巡查,確保每位工友的作業安全。”張隊長說,該區目前已開放22座環衛驛站,驛站內配備空調、冰箱、醫藥箱等設施,為環衛工人等戶外工作者提供納涼休憩服務。
包河區城管局環衛中心為全體環衛工人提前發放十滴水、風油精、藿香正氣水等藥品2000余份,嚴格要求各市場化公司按標準發放高溫津貼,確保及時足額到位。“我們會根據氣溫情況實時調整作業方案,在保證環衛工人作業安全的同時,守護好城市環境衛生。”包河區環衛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區已投入洗掃車、灑水車等機械化作業設備140余臺,增加機械作業頻次,同時組建11支應急隊伍,專門負責高溫時段的突發保潔任務,形成“機械為主、人工為輔、應急補充”的科學作業體系,守護城市環境衛生。

廬陽區城管局也合理調整人工作業時段,在溫度超過35度時利用機器清掃代替人工清掃,減輕環衛工人勞動強度,防止工人高溫中暑。“我們還開放所有環衛驛站,給環衛工人一個提供飲水、休息的地方。同時為一線環衛作業人員配足飲用水、人丹、十滴水等防暑降溫物品,最大限度地減輕高溫酷暑帶來的不適感。”廬陽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年齡偏大、體質較弱的環衛工人,會適當調整作業崗位或合理調換作業時間,加強人員安全教育,確保高溫天氣環衛工人能夠安全上崗。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實習生 何子豪 通訊員 肖倩 童宗耀 丁勤
編輯 彭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