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巨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云南巨人”)員工7月2日透露,備受矚目的彌勒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彌勒印象(民主街片區)建設早已完工并投運,面對市場下行、企業瀕臨關停等多種不利因素,商業街區的招商運營等工作陷于停滯,靜待“重啟”。
彌勒市是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轄的縣級市,是“接軌滇中、連接兩廣”的重要樞紐,也是“出境入海、輻射東盟”的關鍵節點。
近些年來,彌勒市掀起棚戶區改造浪潮,截至2025年累計完成95個老舊小區改造,涉及523棟建筑、68.62萬平方米。
彌勒印象正是上述背景的注腳。其改造面積達15.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9.7萬平方米,將老城區的破舊房屋改造成現代化的商業和居住區。但因種種原因,彌勒印象商業街區的運營工作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局。
“困難是多方面的,既有市場方面的原因,也有企業遭遇的困境,市場原因可以克服,企業遭遇卻需要厘清。”云南巨人原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實施“立足云南、布局全國”戰略,先后拓展云南、安徽、四川、貴州等地市場,但受制于法定代表人意外“中途離場”,致企業融資和經營管理陷入困境。
原負責招商工作的人員稱,彌勒印象項目的商業部分,曾計劃聯合星美影院等知名企業運營,定位為“人文休閑會客廳”。尤其聚焦“文旅 商業”融合,重點引入非遺手作工坊、彝族特色餐飲,并推出首年租金減免、稅收返還等一系列政策。
“現在的困境讓我們這些老員工很惋惜,不過我們仍期待能峰回路轉,走出低谷。”前述工作人員稱。
從某種意義上說,彌勒印象正是“彌勒樣本”的關鍵一環。這也正是老員工們仍對企業抱有期待的原因。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大國發院經濟學教授姚洋在詳細了解了彌勒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后,曾提出過新型城鎮化的“彌勒樣本”。
云南巨人作為中國西南部建筑領域的中堅力量,其建設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如佛城農貿市場片區項目(佛城廣場)、建設巷片區項目(云陽·新世界)、西山路片區項目(巨人·世紀廣場)等,均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業界及媒體認為,上述項目正是“政府主導規劃與征收,企業提供資金與技術,是改造 開發模式的成功典范。”數據還顯示,云南巨人建設棚戶區改造項目綠化率從15%提升至35%。其中新增了社區醫院、幼兒園等設施,居民滿意度達95%以上。
官方認為,這些亮點不僅體現了彌勒市棚戶區改造項目的成功經驗,也為其他地區的棚戶區改造提供了參考樣板。
眼下,云南巨人的上下游供應商們和眾多失業員工及市民,都在靜待著這個曾經的“巨人”重新站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