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盤基風大小雨”“大荊村無雨微風”“觀音礁村無雨風小”……7月8日21時25分前后,臺風“丹娜絲”在溫州洞頭沿海登陸。彼時,在該區大門鎮防臺風雨情微信群里,村干部正實時播報著當地最新的風雨動態?!拔覀儓猿帧朔?技防’雙保險機制,在技防同時,由村干部每小時實時播報現場情況,確保風險預警無死角、無盲區?!贝箝T鎮相關負責人說。
臺風“丹娜絲”雖已登陸,但次生災害防御的警報仍未解除。當日,溫州全市共轉移117875人。21時40分,風雨又逐漸加大,狂風裹挾著暴雨拍打窗戶,洞頭區防汛防臺指揮中心內燈火如晝,電子屏上雨情水情數據實時滾動更新,鍵盤敲擊聲、電話鈴聲、對講機呼叫聲交織一起。一道道指令實時下達:各部門、街道(鄉鎮)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動態;加密山塘水庫等重點地段巡查檢查頻次;加強應急準備工作,對物資進行再檢查、設備再調試、力量再充實,確保關鍵時期能夠調得出、用得上、打得贏……
“從發出轉移指令到人員全部轉移到位,一年比一年快?!倍搭^區應急管理局局長彭德金說,基于前期氣象數據與路徑模擬分析,此次臺風極有可能正面襲擊洞頭,因此他們果斷實施提級管控措施——在啟動三級應急響應階段即提前啟動人員轉移預案。截至7月7日16時,全區通過“網格化 數字化”雙軌排查機制,累計轉移地質災害隱患點、危舊房、低洼地帶等重點區域群眾4908人,實現“應轉盡轉、不漏一人”。
外面風雨交加,洞頭啟用的11個安置點內卻暖意融融。“吃宵夜啦!”22時左右,隨著香氣飄來,大門新城實驗學校安置點志愿者搬來了多袋面包。大門鎮副鎮長劉強介紹,除了三餐,晚上還特意準備了夜宵。而安置點的“娛樂清單”同樣豐富:室內籃球場上,年輕人揮汗投籃;電影放映區,不少人圍在屏幕前觀看經典影片;閱讀角里,有人翻閱書本……“在這里我們感受到了細心與溫情?!眮碜越鞯墓滹L豎起大拇指。
23時45分前后,臺風“丹娜絲”在瑞安沿海再次登陸。瑞安開放避災安置場所419處。在位于塘下鎮的新華中學教室內,原本擺放整齊的課桌椅被推至教室四周,騰出中央空地;講臺上,成箱的方便面、礦泉水和面包摞在一起;幾十張應急地鋪整齊鋪開,淡藍色的被褥在應急燈下顯得格外柔和……學校教室成為附近建筑工地工人們臨時的家。
溫州的夜,風雨里有溫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