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評價說,華納下注古恩打造全新DC宇宙初見成效,《超人》與之前的華納/DC作品完全不同:有俗氣的男女情事,有超英史上最甜吻戲,有78版《超人》的復古氣息,有對81版《超人2》的摯愛,所有這些與2013版扎氏《鋼鐵之軀》相去甚遠——這部電影不乏鐵粉,他們
看不懂
看不慣新版超人還四處嚷嚷當屬情理之中。
因此,影評并非經典大片慣有的一邊倒式夸贊,爛番茄指數低至86%你敢信?極其難看的《碟中諜:最終清算》公映前都有87%呢:
對于這樣一部史詩級IP大廠作品,媒體評分沒被哄抬到90%以上就是有問題的。把各家影評看一遍之后能猜到問題出在哪里——《超人》有觀影門檻。
在新《超人》中,紅褲頭的背景知識僅一帶而過,這些耳熟能詳的東西屬于沒必要重復的默認設定。片中出場角色既多又雜,對漫畫不熟,或容忍度不高的觀影者當時就爆發了,于是一部分影評人批評該片敘事混亂,出場陣容臃腫不堪:
“一部被視為重啟之作的大作卻像臃腫版周六卡通”,《The Daily Beast》。
“古恩處理這款頂級IP的手法就像一個失憶癥患者,大起大落的漫威超英片被完全無視,認知停留在2010年早期”,《泰晤士報》。
“要么是一部超英大爛片,要么是一部還算不錯的惡搞片”,《舊金山紀事報》。
惡評多出自圈外紙媒,行業媒體基本上以褒獎為主:
“古恩構建了一個錯綜復雜的超英故事,引人入勝,感人至深,有時令人應接不暇,觀眾會蜂擁而至”,《綜藝》雜志。
“古恩的劇本因堆砌了太多元素存在缺陷,但最重要的是,這部影片風趣,輕快,令人愉悅,對原著素材的珍愛為影片增添了清新氣息”,《好萊塢報道》。
“古恩對這部傳奇故事的解讀宣告了DC宇宙未來走向,令人振奮”,《滾石》雜志。
有識之士指出,絕大部分漫改電影實際上與漫畫原作相去甚遠,漫改電影的賣點在于挖空心思展示英雄們的超能力,而漫畫往往只用一格畫面就交代了。剩下的內容堪比連續劇,導致漫畫書往往比漫改電影更復雜更深刻——漫畫本來就是通俗作品,而漫改電影卻志在提取通俗作品中最聳動的那部分。
古恩深知這條路如今走不通了,觀眾對漫改電影產生觀影疲勞。他不僅要通過《超人》電影重構DC宇宙,還要重新定義漫改電影——資深漫迷一眼就能看出《超人》電影在極力展現漫畫的超現實感:色彩濃郁,又不至于像漫畫那樣過飽和。
克拉克與露易絲的愛情故事也顯得過于浪漫,彌漫著漫畫黃金年代的經典風味。冒傻氣的角色造型,搶戲一流的超級狗狗,這種輕松感與趣味性與之前的DC電影完全不同——扎導一輩子也不會這樣拍電影,扎斯林這么生氣情有可原。
盧瑟抹黑超人的手法完美契合了當下政治氛圍:無論超人做了多少善事,他始終是外來者。一旦成功將對手“非人化”,消滅他就順理成章了。以對抗超自然威脅為己任的Engineer(瑪利亞·加布里埃拉飾演)當然義不容辭,在盧瑟的指示下發布超人生父母留下的全息影像,令超人陷入痛苦與迷茫之中……
如果有粉絲始終眷顧超人的體格與超能力,如果有粉絲只接受扎導所刻畫的人物形象與世界觀,那他走出影院憤而差評是可以預料的。在滾導的《超人》電影中,超能力是超人身上最不值得關注的部分,他的使命,他的道德準則,甚至感情生活,都比(并不存在的)超能力更值得大書特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